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5 12: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大气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避免流星的袭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2.气象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000m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一路遇到的情况是(
)
A.气温越来越高
B.气温越来越低
C.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D.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3.离地面12km至15km处,大气温度明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B.阳光特别强烈
C.高空飞行的飞机所喷出的气体的作用
D.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所致
4.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下列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冻雨成因的是(
)
A.
B.
C.
D.
5.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04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
7.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及作用,下列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的密度逐渐变大
C.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的上升,大气的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8.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是怎样形成的,小江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观察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管内的水将逆时针流动②管内的水将顺时针流动③该实验能证明空气的对流运动④该实验能类比空气的对流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规律如下图中的(
)
A.
B.
C.
D.
10.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1.1960年,某空军上校乘坐氦气球从地面一直上升到距离地表3万多米的高度,并一跃而下,创造了当时人类高度最高的跳伞纪录,他最有可能经过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暖层
B.平流层、中间层
C.对流层、平流层
D.中间层、暖层
12.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的稀薄程度
B.对流层中热的地方空气密度大,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
C.云、雨、雾、雪等气候现象多发生在平流层
D.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是Ⅰ对流层和Ⅲ中间层
二、填空题
13.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
14.对流层的温度特点是__
__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__
__的形成。所以显著的__
__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大气层中__
__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
15.读大气层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____层;③为____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__层,臭氧主要集中在__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层。
(3)层的厚度不均,一般的说,______地区较厚,______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5)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
A.-100~500℃
B.-84~2500℃
C.-80~3000℃
D.-65~1500℃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__
__(填“向上”或“向下”,下同)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__
__垂直运动。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3)大气各层中,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__
,由此可知,若想较快地冷却一盒牛奶,应将冰块放在牛奶的__
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
17.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层;②为__
__层;③为__
__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__
__层,臭氧主要集中在__
__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_
_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
__层。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_
__地区较厚,__
__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__
__,__
__,__
__。
(4)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A.流星与大气会发生剧烈摩擦,还没到达地表就已经燃烧殆尽,故大气层对地球有保护作用,故A正确;
B.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相对稳定,故B错误;
C.由于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所以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故C正确;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又可细分为中间层、热层(暖层)和散逸层)。故D正确。
2.C
【解析】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最高,也只有17~18km,题中30000m的高空,说明已经到了平流层。气温在对流层中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平流层中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D
【解析】离地面12km至15km为平流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
4.C
5.B
【解析】平流层位于大气层顶部到距地面50-55千米之间;3.9万米高空位于平流层中上部分,故B正确。
6.C
7.D
8.B
9.B
【解析】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故选B。
10.B
11.C
12.D
【解析】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是Ⅰ对流层和Ⅲ中间层。故选:D。
二、填空题
13.1000
14.温度;对流;对流;对流层;
15.平流;对流;③;②;③;②;低纬度;高纬度;低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C;B
16.向上;向下;冷空气在上,热空气在下;上方;
17.平流;对流;③;②;③;②;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