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2 10:51:04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天文观测中常出现“行星凌日现象”,即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日面移过的现象。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2)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与其它行星相比,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
A.公转轨道的近似圆形 B.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C.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D.各行其道的运行环境
2.(2020高一下·如皋期末)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自转 D.地球自转
(2)月球上没有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原因之一是(  )
A.距离太阳太遥远 B.无昼夜更替现象
C.质量体积比较小 D.运行轨道不安全
3.(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2017 年 2 月 23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
距离地球
40 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 7
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左图为“TRAPPKT-1
系统”示意图。右图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读图 下列小 题。
(1)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2)与“TRAPPIST-1 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之所以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有肥沃的土壤
4.(2020高一上·钦州月考)
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适中的日地距离
(2)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3)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
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5.(2020高一上·东莞月考) 2019年11月29日晚(农历初四),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我国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图示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四星连珠”照片。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图中天体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土星 B.月亮 C.金星 D.木星
(2)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6.(2019高一上·大连期中)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2)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7.(2019高三上·定远月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卫星观测结果,证实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07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千米处上空发生小行星撞击爆炸。当地(100°E,28°N)某游客拍到了火流星照片并发到互联网,此后在疑有陨石坠落的地方掀起了寻宝(陨石)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照片拍摄地(  )
A.理论上属东六区,时区西界为82.5°E
B.理论上属东七区,时区东界为112.5°E
C.实际用东八区区时,当时地方时19:47
D.实际用北京时间,当时地方时21:27
(2)10月4日该地昼长约11小时50分钟(昼长日变化约1分钟)。某游客决定8日日出时出发寻宝,他出门时应该比4日日出时间(  )
A.提前约2分钟 B.推迟约2分钟 C.提前约4分钟 D.推迟约4分钟
(3)事件发生后,万人闻讯前来“寻宝”,但至今尚未有发现,推测原因不可能是(  )
A.在大气层中燃烧成灰烬 B.地形崎岖复杂难以发现
C.已落入印度洋无法找到 D.空间视觉误差难以定位
二、综合题
8.(2019高一上·贺州期中)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A   ,F   ,H   。
(2)用字母填空:类地行星有   ;巨行星有   ;远日行星有   .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   ;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   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   性、   性和共面性.
(5)根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   、   .
9.(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读下图,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F    C     A    。
(2)小行星带位于   和   (填字母)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具体是指(_____)
①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④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D
(3)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分析,发生行星凌日现象的条件是该行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月球不是行星,火星和木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外,金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所以四个天体中只有金星能够发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B。(2)根据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判断,①是金星,②是地球,③是火星,④是木星,⑤是土星,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④⑤正确。故答案为:D。(3)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具有近似圆形的特点,都能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都具有各行其道的运行环境,A、B、D错误;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C。
【点评】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
2.【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材料信息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月球背面影像图的数字信号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传送,因此影响电磁波传送的环境条件会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太阳辐射、月球自转、地球自转很难影响到“鹊桥”中继星向地球传送电磁波信号,排除A、C、D;太阳活动释放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可能干扰“鹊桥”中继星工作及传送的电磁波信号,从而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月球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不是没有生命存在的影响因素,A不符合题意;月球有自转运动,因此月球有昼夜更替现象,B不符合题意;月球质量仅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月球的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约1/4,月球质量体积比较小,引力较小,难以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导致温度变化大,无生命存在的适宜大气等,从而没有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C符合题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运行轨道安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
3.【答案】(1)C
(2)B
(3)A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可知,太阳系的宜居带主要处于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到火星外侧的小行星带,因此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的行星除了地球外或包括火星。C符合题意。
(2)根据材料可知, TRAPPIST-1是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因此 与“TRAPPIST-1 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符合题意。
(3)根据上题的分析,“宜居带”主要参照行星与恒星的距离,行星上有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4.【答案】(1)B
(2)B
(3)A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材料信息显示,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是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这样会使昼夜更替周期变为一年,白天气温会非常高,夜晚气温会非常低,严重影响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停止自转,并没有改变宇宙环境、日地距离;地球停止自转,也没有改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因此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影响不大。B符合题意。
(2)由于比邻星是太阳之外的恒星,所以地球成为比邻星的行星时,已经出了太阳系。由于比邻星位于银河系,因此该天体系统仍位于银河系。比邻星不属于河外星系;转移过程中,地月系不一定还会存在。B符合题意。
(3)地球的大气北木星吸走一部分,地球上的大气密度会变小,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会增多,近地面的气温会升高;夜晚大气的逆时针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也气温会降低;由于大气密度变小,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但不会遭到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3)A
【点评】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5.【答案】(1)C
(2)B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距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C正确。
(2)由材料知,拍摄日期为农历初四,为上弦月,月球位于西南天空,可判断出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西南方向,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6.【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发生大潮时,再加上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与地转偏向力无关。故答案为:D。(2)由图文信息可知,当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位于一条直线时,形成天文大潮,即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故答案为:甲和丙位置。故答案为:C。
【点评】1.本题考查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与该区域的河口形状、夏季风、以及地月引力等有关。2.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奇观是在浙江的钱塘江大潮。
7.【答案】(1)B
(2)B
(3)C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香格里拉的经度位置100°E,判断出该地区在东经15°×7±7.5°之内,所以位于东七区,该时区东界为112.5°E;云南实际使用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比当地地方时早1小时20分,当北京时间为20:07时,当地地方时为18:47。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2)10月4日后昼长逐渐缩短,若日变短1分钟,则日出将推迟30秒,日落提前30秒,4天后日出将推迟2分钟,故选B。(3)行星碰撞爆炸形成的众多碎片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火流星现象,有可能烧成灰烬;香格里拉地区地形复杂,即使初少量陨石碎片落于该地也难以发现;目击者仅根据火流星照片的光迹难以准确定位,给寻宝带来困难;火流星的光芒映照出地面的山脉轮廓,不可能是坠入远离香格里拉的印度洋。故选C。
【点评】(1)已知经度,求时区。该地所在时区的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该地为东经度即在东时区,该地在西经度即在西时区。
(2)①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8.【答案】(1)水星;土星;海王星
(2)ABCD;EF;GH;D;E
(3)正圆;同一平面
(4)同向;近圆
(5)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解:(1)图中显示,A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应为水量,F为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六颗行星,应为土星,H为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八颗行星,应为海王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图中A、B、C、D分别表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有木星和土星,图中E、F分别表示木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王王星和海王星,图中G、H分别表示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图中D、E分别表示火星和木星。(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正圆;图中显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有利于生命产生和演化。(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公转轨道接近正圆、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八在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5)根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有体积、质量适中、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等,导致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温度适中、液态水的存在等条件。
【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颗小天体区。其中目前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答案】(1)土星;地球;水星
(2)D;E
(3)同一平面
(4)B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离太阳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位置可以判断F为土星 ,C为 地球, A为水星。(2)小行星带位于D木星和F土星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而且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公转轨道近似偏心率较小的椭圆形。(4)①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是与其他行星都有的,排除。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包括四个柯伊伯带天体,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彗星。
1 / 1高中地理(2019人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天文观测中常出现“行星凌日现象”,即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日面移过的现象。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2)图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与其它行星相比,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
A.公转轨道的近似圆形 B.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C.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D.各行其道的运行环境
【答案】(1)B
(2)D
(3)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分析,发生行星凌日现象的条件是该行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月球不是行星,火星和木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外,金星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所以四个天体中只有金星能够发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B。(2)根据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判断,①是金星,②是地球,③是火星,④是木星,⑤是土星,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④⑤正确。故答案为:D。(3)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具有近似圆形的特点,都能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都具有各行其道的运行环境,A、B、D错误;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C。
【点评】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
2.(2020高一下·如皋期末)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自转 D.地球自转
(2)月球上没有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原因之一是(  )
A.距离太阳太遥远 B.无昼夜更替现象
C.质量体积比较小 D.运行轨道不安全
【答案】(1)B
(2)C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材料信息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月球背面影像图的数字信号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传送,因此影响电磁波传送的环境条件会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太阳辐射、月球自转、地球自转很难影响到“鹊桥”中继星向地球传送电磁波信号,排除A、C、D;太阳活动释放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可能干扰“鹊桥”中继星工作及传送的电磁波信号,从而影响月球背面影像图传输质量和速度,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月球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不是没有生命存在的影响因素,A不符合题意;月球有自转运动,因此月球有昼夜更替现象,B不符合题意;月球质量仅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月球的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约1/4,月球质量体积比较小,引力较小,难以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导致温度变化大,无生命存在的适宜大气等,从而没有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C符合题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运行轨道安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
3.(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2017 年 2 月 23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
距离地球
40 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 7
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左图为“TRAPPKT-1
系统”示意图。右图中阴影区域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读图 下列小 题。
(1)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木星
(2)与“TRAPPIST-1 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之所以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 B.天体表面平坦
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D.有肥沃的土壤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可知,太阳系的宜居带主要处于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到火星外侧的小行星带,因此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的行星除了地球外或包括火星。C符合题意。
(2)根据材料可知, TRAPPIST-1是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因此 与“TRAPPIST-1 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符合题意。
(3)根据上题的分析,“宜居带”主要参照行星与恒星的距离,行星上有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4.(2020高一上·钦州月考)
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范围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适中的日地距离
(2)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3)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
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
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答案】(1)B
(2)B
(3)A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材料信息显示,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是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这样会使昼夜更替周期变为一年,白天气温会非常高,夜晚气温会非常低,严重影响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停止自转,并没有改变宇宙环境、日地距离;地球停止自转,也没有改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因此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影响不大。B符合题意。
(2)由于比邻星是太阳之外的恒星,所以地球成为比邻星的行星时,已经出了太阳系。由于比邻星位于银河系,因此该天体系统仍位于银河系。比邻星不属于河外星系;转移过程中,地月系不一定还会存在。B符合题意。
(3)地球的大气北木星吸走一部分,地球上的大气密度会变小,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会增多,近地面的气温会升高;夜晚大气的逆时针减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也气温会降低;由于大气密度变小,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但不会遭到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3)A
【点评】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5.(2020高一上·东莞月考) 2019年11月29日晚(农历初四),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我国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图示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四星连珠”照片。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刻,图中天体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土星 B.月亮 C.金星 D.木星
(2)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答案】(1)C
(2)B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
【解析】【分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距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C正确。
(2)由材料知,拍摄日期为农历初四,为上弦月,月球位于西南天空,可判断出该天文爱好者拍摄时面朝西南方向,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
6.(2019高一上·大连期中)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2)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答案】(1)D
(2)C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发生大潮时,再加上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与地转偏向力无关。故答案为:D。(2)由图文信息可知,当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位于一条直线时,形成天文大潮,即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故答案为:甲和丙位置。故答案为:C。
【点评】1.本题考查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与该区域的河口形状、夏季风、以及地月引力等有关。2.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奇观是在浙江的钱塘江大潮。
7.(2019高三上·定远月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卫星观测结果,证实北京时间2017年10月4日20:07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千米处上空发生小行星撞击爆炸。当地(100°E,28°N)某游客拍到了火流星照片并发到互联网,此后在疑有陨石坠落的地方掀起了寻宝(陨石)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照片拍摄地(  )
A.理论上属东六区,时区西界为82.5°E
B.理论上属东七区,时区东界为112.5°E
C.实际用东八区区时,当时地方时19:47
D.实际用北京时间,当时地方时21:27
(2)10月4日该地昼长约11小时50分钟(昼长日变化约1分钟)。某游客决定8日日出时出发寻宝,他出门时应该比4日日出时间(  )
A.提前约2分钟 B.推迟约2分钟 C.提前约4分钟 D.推迟约4分钟
(3)事件发生后,万人闻讯前来“寻宝”,但至今尚未有发现,推测原因不可能是(  )
A.在大气层中燃烧成灰烬 B.地形崎岖复杂难以发现
C.已落入印度洋无法找到 D.空间视觉误差难以定位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探索宇宙;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香格里拉的经度位置100°E,判断出该地区在东经15°×7±7.5°之内,所以位于东七区,该时区东界为112.5°E;云南实际使用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即北京时间)比当地地方时早1小时20分,当北京时间为20:07时,当地地方时为18:47。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2)10月4日后昼长逐渐缩短,若日变短1分钟,则日出将推迟30秒,日落提前30秒,4天后日出将推迟2分钟,故选B。(3)行星碰撞爆炸形成的众多碎片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火流星现象,有可能烧成灰烬;香格里拉地区地形复杂,即使初少量陨石碎片落于该地也难以发现;目击者仅根据火流星照片的光迹难以准确定位,给寻宝带来困难;火流星的光芒映照出地面的山脉轮廓,不可能是坠入远离香格里拉的印度洋。故选C。
【点评】(1)已知经度,求时区。该地所在时区的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该地为东经度即在东时区,该地在西经度即在西时区。
(2)①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二、综合题
8.(2019高一上·贺州期中)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A   ,F   ,H   。
(2)用字母填空:类地行星有   ;巨行星有   ;远日行星有   .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   ;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   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   性、   性和共面性.
(5)根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   、   .
【答案】(1)水星;土星;海王星
(2)ABCD;EF;GH;D;E
(3)正圆;同一平面
(4)同向;近圆
(5)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解:(1)图中显示,A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应为水量,F为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六颗行星,应为土星,H为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八颗行星,应为海王星。(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图中A、B、C、D分别表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有木星和土星,图中E、F分别表示木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王王星和海王星,图中G、H分别表示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图中D、E分别表示火星和木星。(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正圆;图中显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有利于生命产生和演化。(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相同、公转轨道接近正圆、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八在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5)根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有体积、质量适中、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等,导致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温度适中、液态水的存在等条件。
【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颗小天体区。其中目前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读下图,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F    C     A    。
(2)小行星带位于   和   (填字母)轨道之间。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轨道面几乎在   ,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4)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具体是指(_____)
①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④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1)土星;地球;水星
(2)D;E
(3)同一平面
(4)B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解析】【分析】(1)离太阳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位置可以判断F为土星 ,C为 地球, A为水星。(2)小行星带位于D木星和F土星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而且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公转轨道近似偏心率较小的椭圆形。(4)①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是与其他行星都有的,排除。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包括四个柯伊伯带天体,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彗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