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范进中举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末文豪王闿运是齐白石的恩师,素有“冰鉴”之称。他看人没看走眼,看诗却看走眼了,他对齐白石的旧体诗莫衷一是。
B.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陷人进退维谷的境地。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情感的折磨。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范进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口里只嚷着:“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一个巴掌打过去,众人见了这番画面,早已忍俊不禁。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④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A.①③⑤②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①⑤④② D.①③⑤④②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juàn(_______)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_____)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uàn(_____)永 含英jǔ(_____)华
(2)画框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5.在小说单元,我们学习了讽刺小说这种重要的小说类型。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为此展开了专题研究,以下是他们的活动项目。
(1)【共识真意】在开展活动之前,语文课代表就“讽刺”一词的含义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讽刺: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现代汉语词典》)
请你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2)【共赏佳作】共读分享会后,同学们总结了一些小说中常用的讽刺手法,并在阅读鉴赏中加以运用。
A.漫画法: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其特点是夸张,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这方面的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
B.对比法:对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进行描述,以显示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
C.托物法:把讽刺的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
【材料一】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吴敬梓《范进中举》)
两则材料所采用的讽刺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做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乙】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文段的主要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段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范进发疯的过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一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描写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胡屠户?
(4)请仔细揣摩范进发疯时说的“噫!好了!我中了!”中“好了”所蕴藏的深层含义。
7.体裁:小说 作者:吴敬梓
选篇理由:《周进发迹》这一节是《儒林外史》中的名篇,足以和《范进中举》媲美。作者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由于前面用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醉心功名而无望的心境,所以他撞板这一段就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实际上,周进和紧接着出场的范进两个人,一个悲伤得要寻死,一个高兴得发了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周进发迹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利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着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
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
众人各各欢喜,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忙了个把月。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有删改)
(1)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
①进贡院自杀→②__________→③众客人捐考→④__________→⑤众乡人拜会→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2)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请你分析一下周进“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的原因。
(4)“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这句话表现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状?
(5)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个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不合语境,“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B项,使用正确。“进退维谷”指进退两难。C项,使用正确。“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D项,使用正确。“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应该是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3.答案:A
解析:五个句子是说明笑的功用的。中心句是第①句,应排在首句;第③句是对第①句的具体说明;第⑤句是连接第③句和第②句的过渡句;第④句是归结说明笑的效果的,当放在最后。
4.答案:(1)隽 咀
(2)弭一弥 澜—斓
(3)示例1:为你扬起一张风帆 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
示例2:为你插上一双翅膀 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
(4)示例1: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
示例2: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文明素养。
5.答案:(1)大多数同学对“讽刺”一词的含义理解不全面。
(2)都采用了对比,通过描写母亲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和胡屠户对范进前后态度的变化,显示了母亲的势利和胡屠户趋炎附势的丑陋嘴脸。
6.答案:(1)【甲】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乙】范进还钱给胡屠户
(2)惊喜 昏厥 疯跑 跌倒 疯走上集
(3)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前倨后恭、爱钱如命、虚伪的市侩小人形象。
(4)暗指中举以后就会有钱有势了,有好日子过了,可以享福了。
解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2)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概括即可。如“笑”“不省人事”“飞跑”等。
(3)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所用的描写方法,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乙】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刻画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即可。
(4)结合范进渴望中举而屡试不中的境况以及一家的困顿生活进行分析,即可知“好了”的深层含义。
7.答案:(1)清醒后大哭; 放榜中举人; 会试中进士; 钦点广东学道;
(2)“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一个脆弱的、受科举制度毒害至深的书呆子。
(3)因为他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眼前。
(4)科举制度毒害了人们的灵魂,整个社会人人都趋炎附势。
(5)都是穷苦的读书人、无用的书呆子,他们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审题后首先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从“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这几句中可以提炼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要在通读全文、准确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及主要事件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将人物放在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去把握。文中“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就是周进自杀的原因,摘抄下来即可。由“自杀”的行为可知,周进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很深,不能自拔。
(3)本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明确筛选信息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周进“喜出望外”是因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有可能实现多年的梦想了。
(4)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这句话揭露了当时人们一味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之人的丑恶嘴脸,反映出世风日下的状况。
(5)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既要做到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周进和范进都是没用的书呆子,一个悲伤得要寻死,一个高兴得发了疯,足见他们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以至于为此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