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选择题
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下列按太平天国运动进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
②永安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颁布革命纲领
④西征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2.有人说: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英国的大炮。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军以抗击英国侵略为主旨 B.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鸦片战争刺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太平同运动是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小明同学回家给爸爸讲述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下列哪一内容与史实不符?( )
A.1856年秋,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和西征的胜利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4.英国学者柯文楠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底层民众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只是因为存在客观上的局限性,它的政权制度无法体现这一理想。”这里的“局限性”指的是( )
A.农民阶级思想狭隘的特性 B.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C.提出的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史学家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写道:“……他们说女子是天父所生的平等姊妹,结果天王役使宫婢至二三百人;他们说土地财物是天父所赐,应该是人人共享的,结果诸王和洪氏的家族贵戚,人人囊橐丰盈,而南京城内的百姓弄到食甘露。”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领导集团的腐化 B.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C.领导集团的内讧 D.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6.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此思维导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
B.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7.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日记中写道:“《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开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颇有见识”的依据是《资政新篇》( )
A.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理想 B.主张废除私有制
C.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 D.主张按人口平分土地
8.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太平运动失败。“他”是( )
A.韦昌辉 B.洪秀全 C.杨秀清 D.石达开
9.“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民谣中“四方兄弟”举起“天字旗号”主要是为了( )
A.实行土地革命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外来侵略 D.反封建反侵略
10.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11.“洪秀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曾经抓住过千百万人的心,并通过他们化为排山倒海的力量。”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自封为王,分封诸王,建立起政权组织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平均社会财富
C.参与编写《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D.策划天京事变,运用谋略排除异己
12.太平天国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体现在( )
A.“拜上帝会”的创立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C.《资政新篇》的提出 D.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秀全借来了西方的宗教,要建立人间天国。宣扬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地关注着世间的人和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这对世世代代沉溺于愚昧之中的千百万小农来说,无疑是最可信赖的神秘力量。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材料三 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毛泽东
材料四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护私有财产。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哪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 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哪一事变?这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材料三是毛泽东对太平天国哪一纲领的评价?
(4)材料四所述内容出自太平天国的哪一纲领?它是由谁提出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材料一中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哪一运动中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3)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解析:由“天字旗号金田”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场反清运动,其主要目的是反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故选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故正确答案为BACD都未体现题干“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故选B
13.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2)洪秀全和杨秀清。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天朝田亩制度》。
(4)《资政新篇》。洪仁玕。
14.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 “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