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课时作业-2020-2021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全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同步课时作业-2020-2021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全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14: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双氧水制取氧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 D.原子质量
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分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C.分子的数目不会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D.蜡烛燃烧后,质量虽然减轻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掉的铁丝的质量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冰融化成水后,前后质量相等,说明这个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gC和8g生成11g
B.2gC和4g生成6g
C.4gC和5g生成9g
D.5gC和9g生成14g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得出的有关淀粉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7.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减小 D.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8.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常温下,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氢气和氧气
C.食盐和水
D.冰和水
9.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加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
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 D.3种情况都有可能
10.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和,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X中有水 D.X是氧化物
1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2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
12.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一直变大
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白磷燃烧结束,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
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3.某化学变化可以用A+B→C+D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反应前有12gA和8gB,反应后生成10gC,A完全消耗,B剩余2g,则生成D___g。
(2)根据(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___g,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___g,这个规律称为___定律。
(3)根据(1),欲使B完全反应,必须再加入A___g。
14.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③原子的种类
④分子的种类
⑤原子的数目
⑥分子的数目
(2)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5.某同学用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装置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橡胶塞上的玻璃管上端系一个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2)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玻璃管灼热的目的是_________;玻璃管红热后立即塞紧橡胶塞,防止_________。
(3)红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若该实验中用玻璃棒代替玻璃管,则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_________。
(5)未等锥形瓶冷却,该同学就进行称量,结果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与微观过程有关。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4.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反应掉的铁丝的质量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由于水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冰融化成水后,前后质量相等,说明这个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它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A
解析:,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即3:8时,两者才恰好完全反应,此时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碳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6.答案:C
解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淀粉和氧气,淀粉中的碳元素来自二氧化碳,氢元素来自水,因此淀粉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
7.答案:C
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正确;C、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不变,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和氧气、食盐和水、冰和水混合不能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9.答案:B
解析: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说明稀盐酸全部反应,因而生成的氢气质量一样。反应后体系的质量=盐酸的质量+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故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一样,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和,可推断X由四种元素组成,A正确;B.稍加热就分解,说明X的化学性质不稳定,B错误;C.纯净物X稍加热就分解为,并不是X中有水,C错误;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而X由四种元素组成,D错误。
11.答案:D
解析: 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逸出,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0g-12g=8g。故选D。
12.答案:B
解析:白磷燃烧放热,导致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变大,完全反应后由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至室温,气球变小,A不正确;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白磷燃烧结束,不能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因为此时气球膨胀,装置受到向上的浮力增大,会导致天平失去平衡,C不正确;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不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例如白磷或氧气过量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小于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D不正确。
13.答案:(1)8
(2)18;18;质量守恒
(3)4
解析:(1)设生成D的质量为x,
(3)A与B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2:6,即2:1。
14.答案:(1)①③⑤
(2);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
(2)由该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可知,1个该化合物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该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答案:(1)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内的气体体积膨胀,将瓶塞冲开
(2)引燃红磷;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逸出,影响测定结果
(3)产生大量白烟
(4)橡胶塞被冲开,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而冲开瓶塞
(5)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