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3 15: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铜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将铁块从20 ℃加热到90 ℃后,铁的质量不变
D.将一个铜块分别放在实验室中和教室中时,其质量是不同的
2. 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在使用天平前,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不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处,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D.砝码要用镊子取放,不能用手取放
4. 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
A.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使横梁静止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 g,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104 g B.112 g
C.108 g D.110 g
6.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此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0.2 g,他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在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上1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移至标尺0.5 g处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
A.14.8 g B.15.2 g
C.15.3 g D.15.5 g
7.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  )
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一张邮票的质量
D.把一张邮票放在纸杯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
二、填空题
8.杨洋同学记录了一些物体的质量,但忘记写上单位,请你帮他填上。
(1)一粒药片的质量约200    。?
(2)一本中学物理课本的质量是200    。?
(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0.12    。?
(4)一辆小汽车的质量约是1.5    。?
9.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它的卵有1.5 kg,合    g;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的卵只有0.35 g,合    mg;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106 mg,合    k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103 kg,合    t。?
10.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中央。将苹果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的质量为    g。若砝码生锈,则称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图1
11.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当按照质量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若天平的砝码磨损了,则测量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侧零位,则测量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    (选填“偏大”或“偏小”)。?
12.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 g、50 g、20 g、10 g、5 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 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标牌上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
              。?
图2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标牌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13.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如图3所示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指出图片中的三处错误操作:
图3
(1)                ;?
(2)                ;?
(3)                。?
14.在测量液体质量时,步骤如下:
A.称出烧杯的质量。
B.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并测出总质量。
D.移动游码至标尺左侧零位。
E.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F.用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待测液体的质量。
请将上述步骤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    ?(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15.有几名同学在测量几个不同物体的质量时,实验操作情况各不相同,得出了如下几个不同的结果,试回答:
(1)甲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处在如图4所示位置,其余操作正确,调节天平平衡后,所加砝码如图所示,该同学测得物体的质量为28.5 g,这一结果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g。?
图4
(2)乙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称量时的操作都正确,天平平衡后,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测得物体质量为28.8 g,这一读数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g。?
(3)丙同学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正确,称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后,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测得物体质量为28.5 g,这个测量值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g。?
16.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提出质疑,请你利用冰块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请简述你的证明方法。
参考答案
1.C [解析] 1 kg铜和1 kg棉花所含物质多少相同,即质量相等,故A错误。水结冰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铜块在实验室中和教室中,位置发生变化,但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质量不变,故D错误。
2.C 3.C 4.D 
5.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则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被测物体的质量:m=100 g+10 g-2 g=108 g。
6.C [解析]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 g处,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在0.5 g处,所以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10 g+5 g+0.5 g-0.2 g=15.3 g。
7.C [解析] 一张邮票的质量较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测是测不出来的,故A、B不正确;把一张邮票放在纸杯中,邮票和纸杯的质量是无法直接用天平区分的,故D不正确;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100即可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故C正确。
8.(1)mg (2)g (3)kg (4)t
9.1.5×103 350 2 6
10.右 156.4 偏小
11.由大到小 偏大 偏大
[解析] 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应当按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 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 g,若这个砝码磨损了,则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 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并且小于50 g,但读数时仍按50 g读数,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若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侧零位,此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而读数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故测量出的物体的质量比实际偏大。
12.(1)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
(2)取下5 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13.(1)游码没有移至左侧零位
(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用手拿砝码
14.BDEACF
15.(1)不正确 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侧零位 25
(2)不正确 28.5
(3)不正确 21.5
[解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两端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而甲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因此该同学测得物体质量为28.5 g不正确,物体实际质量应为28.5 g-3.5 g=25 g。
(2)因为物体质量等于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的示数之和,所以图示中被测物
体的质量为10 g+10 g+5 g+3.5 g=28.5 g。
(3)天平平衡时,两边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现在物体放在了右盘,则它的质量应该是m右=m左-m游=25 g-3.5 g=21.5 g。
16.(1)托盘天平
(2)①将冰块放入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块和小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在大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把盛有冰的小烧杯放入水中,使冰熔化;
③将小烧杯外壁上的水擦干,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总质量m2;
④比较m1、m2的大小,若m1=m2,则可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