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四川宜宾)1.“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021·四川宜宾)2.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

A.始建于公元前221年
B.在当今仅存旅游价值
C.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D.清除了整个四川地区水患
(2021·四川宜宾)3.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意图是(

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
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
(2021·四川宜宾)4.开元时期,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当时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21·四川宜宾)5.在下列村料中,属于研究“古丝绸之路”第一手史料的是(

A.长篇历史小说《张骞大传》
B.连环画《安西都护府》
C.邮票《玄奘西行求法》
D.丝绸之路上唐代遗址出土的罗马金币
(2021·四川宜宾)6.“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技术载于(

A.《韩非子》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梦溪笔谈》
(2021·四川宜宾)7.“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元朝(

A.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宣政院
(2021·四川宜宾)8.小华同学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如右图),其主题是(

A.清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清朝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D.清朝对外来侵略的反抗
(2021·四川宜宾)9.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变法图强成为国民共识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西方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2021·四川宜宾)1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021·四川宜宾)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先从农村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试点,决定(

A.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机械化
B.坚持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生产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新发展理念”建设新农村
(2021·四川宜宾)12.“雅典的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提供税收,但没有政治权利和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揭示了雅典(

A.社会经济主要依靠移民
B.民主政治有较大局限性
C.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D.外邦人与奴隶待遇无异
(2021·四川宜宾)13.下表为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统计,当时推广古典书籍旨在(

时间
类型
比例
15世纪
宗教书籍
50%以上
古典书籍
10%
1500年到1520年
宗教书籍
27%
古典书籍
33%
A.推翻天主教的统治
B.推动欧洲大学迅速建立
C.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D.消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2021·四川宜宾)1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2021·四川宜宾)15.1941年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决定把莫斯科等中心地区的特大工厂迁移到大后方,一年内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这一举措(

A.抑制了军事工业的生产热情
B.推动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发展
C.使苏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
D.避免了德国进攻并占领中心地区
(2021·四川宜宾)16.下列人类文明成果与认识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人类文明成果
认识
A
金字塔
体现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
《汉谟拉比法典》
严格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儒略历
成为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D
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主要是秦朝时期修筑
二、非选择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2021·四川宜宾)17.(18分)在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甚至成为历史的聚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詹姆斯·瓦特(1736~1819年),英国发明家,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蒸汽机,但资金困难成为他研制的一个难题,直到1774年博尔顿购买了他的专利并合伙创办了蒸汽机公司,在利用了新的加工技术后,第一台瓦特蒸汽机才正式投产。1790年以后,在政府专利法的保护下,他成为英国很有影响力的人。
——摘编自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瓦特成功的因素。(6分)
材料二
徐寿(1818年~1884年)出生于没落望族之家。他多次科考不中,无奈之下,决定放弃科举。1862年,他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潜心研究,1866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因为他无官秩,朝廷只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对于古老的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当时的“奇技淫巧”。最后徐寿以布衣终,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晚清无数科技人员命运的缩影。
——摘编自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徐寿制造“黄鹄号”与中国近代化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所学,分析在科学技术上徐寿的命运不同于瓦特的原因。(7分)
材料三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和平凡的劳动者王崇伦都见证了我国的“一五计划”(如下)。
(3)史料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例如,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当时工业落后。据此,请你说明材料用于研究“一五计划”还有哪些史料价值?(5分)
(2021·四川宜宾)18.(12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角度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并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时间节点依照角度一予以说明。(4分)
材料
角度二: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2)根据材料中的角度二,请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要求:表述准确,逻辑清晰)(8分)
(2021·四川宜宾)19.(22分)综合探究题。国家实力、影响力与对外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405年,郑和奉成祖之命,率一支拥有27000人、百余艘舰船的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漆器及大量金银货币,浩浩荡荡的从刘家港出发远航西洋。……由于路途遥远,船载粮食、淡水消耗很大,海上天气又反复不定,船上人员多有不适或生病。途经三佛齐旧港时,当地海盗图谋袭击,险象环生,到达满剌加时,船队登岸人员又遭误杀。……部分船员开始埋怨,也有船员怀疑是否可以完成这次航行。
——据《太宗文皇帝实录卷》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以“我们的航行是航海史上的壮举”为题,站在郑和的角度补写一篇激励船员的发言稿。(要求:依照下面基本格式;在答题卡上补写相关内容且符合史实;表达准确、行文通畅)(7分)
发言稿
材料二
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推断并指明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请用史实说明这三国在50年代的关系。(9分)
材料三
1955年,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面临西方国家的挑拨,周恩来随机应变,临时将原定的发言稿改作书面材料发参会各国。在会议上,周恩来认真聆听了各国代表发言后,从容地走上讲坛进行补充发言:“……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发言得到了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摘编自《周恩来传》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的发言为什么得到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如果你身临其境,从中可以学习周恩来总理哪些优秀的品质?(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C
3.A
4.D
5.D
6.D
7.A
8.B
9.A
10.B
11.C
12.B
13.C
14.D
15.D
16.C
二、非选择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17.(1)因素: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2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人的资金支持;政府重视科技,鼓励创造发明。(6分)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分)原因:当时中、英两国国家命运不同,中国内忧外患,饱受外国侵略;国家对科技发明的重视程度不同,清政府不重视科技发明;中国资金匮乏,积贫积弱,无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研究。(6分)
(3)“一五”计划期间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于建设创造中。(5分)
18.(1)示例:1935年1月,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4分)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革命。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失败经验,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权,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8分)
19.(1)我们是为了提高国家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而远航,眼前虽然遇到了疾病、风浪、战争的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恐惧,一定要坚定信心,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等条件,航行定能成功。完成远航,将会产生重大意义,如: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7分)
(2)甲:中国;乙:苏联;丙:美国。(3分)
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援助中国开展“一五”计划。此时,美苏处于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并爆发了朝鲜战争。(6分)
(3)原因:中国与多数与会国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求同存异”方针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4分)优秀品质:超群的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面对重
大问题时从容不迫、灵活机智;宽容、理解、尊重他人。(2分)_
我们的航行是航海史上的壮举
勇士们:
  我们是为了
而远航,眼前虽然遇到了
的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恐惧,一定要坚定信心,因为我们拥有
等条件,航行定能成功。完成远航,将会产生重大意义,如:

  前进!我们的航行一定会成为彪炳千秋的壮举!
发言人:郑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