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3.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2.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苏轼的其他诗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作品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许多词作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晚唐五代词的婉约,开豪放派之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苏轼诗集》《苏轼文集》。
三、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见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四、知识链接——《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
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五、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生字、生词下作记号。读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六、品读课文
再次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明确: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3.《水调歌头》中词人为什么将“上天”说成“归去”?词中哪句是由出尘之思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明确:不说“上天”而说“归去”,是因为在词人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
上片末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词人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赏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运用对比,把在月宫与人间对比,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5.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七、本文主旨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八、文本特色
步步设疑,借月抒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词人开篇陡然发问,把自已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达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紧承这问,又有了下一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更进了一步,对于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下片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好像对月有抱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全词步步设疑,问天、问月、问人生,把“天”“月”人格化,并借月抒情,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天上人间,虛实并述,寓哲理于抒情中,创造了个优美的意境。
诗词填空
1.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此事”指代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