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液的形成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溶液的形成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18: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溶液的形成—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芒果汁
B.蒸馏水
C.玉米粥
D.糖水
2.下列过程中,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C.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4.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依据的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5.室温下,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质量不变
C.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7.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溶质可能是固体、液体、气体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水溶液都能导电
D.均一、稳定的物质可能不是溶液
8.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蔗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9.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
B.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以
10.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会分层;⑦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⑤⑥
11.下列有关NaCl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
C.Na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D.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
1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生理盐水 B.蒸馏水 C.糖水 D.牛奶
(2)生活中常用碘酒溶液进行消毒。碘酒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
13.可乐是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如表所示是一种瓶装可乐外观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溶液具有________性。
(3)该饮料________(填“是”或“不是”)混合物。
14.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_______。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_______。
15.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芒果汁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A错误;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玉米粥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C错误;糖水是均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汽油作溶剂,溶解了油污,形成了溶液;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是酒精作溶剂,溶解了碘,形成了溶液;洗涤剂起乳化作用,将餐具上的油脂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属于乳化现象;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是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了溶液。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故A错误。二氧化锰难溶于水,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B错误。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集气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C正确。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明显变化,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及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之间是交叉关系,故A、B错误,D正确。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
5.答案:A
解析:加水前有未溶解的固体,则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正确,B错误;加水后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D错误。
6.答案:C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后其溶解能力增大,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不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A错误。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本身质量无变化,不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B错误。温度不变,向该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说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C正确。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也可能有晶体析出,不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D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知识。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A正确;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离子或分子间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B正确;酒精、蔗糖形成的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C错误;水、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物质,是纯净物不是溶液,D正确。
8.答案:C
解析:温度越高,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蔗糖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B × 氯化钠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C √ 硝酸铵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D × 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
9.答案:C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A、蒸发掉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也可能有晶体析出,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减少,说明加入的硝酸钾没有溶解,说明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A、B选项中的方法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①错;溶液、浊液都属于混合物,故②错;浊液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故③错;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悬浊液中分散的是固体小颗粒,故④错;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⑤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会分层,故⑥正确;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故⑦错。故选D。
11.答案:C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NaCl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选项说法正确。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NaCl溶液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分层,故B选项说法正确。NaCl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故C选项说法错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NaCl溶液是由NaCl和水组成的,故D选项说法正确。
12.答案:(1)BD (2)酒精
13.答案:(1)水
(2)不会;稳定
(3)是
解析:(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水。
(2)溶液具有稳定性,所以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3)该饮料中含有碳酸、白砂糖、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14.答案:(1)硫酸铜
(2)蒸馏水
(3)酒精
(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5)汽水中有柠檬酸、蔗糖等溶质
解析:(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还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如白酒中的溶质是酒精,但酒精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5)汽水是一种溶液,其中含有柠檬酸、碳酸、蔗糖等多种溶质。
15.答案:(1)A、B;C;D
(2)B
(3)蒸发水分(合理即可)
解析:(1)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由图示可知A和B中都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所以都为饱和溶液;由于C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则其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所以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也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按常规考虑其中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但因为四个烧杯中所加固体溶质的质量依次减少,且C中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中溶质比C中少,所以D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2)B烧杯中的固体比A烧杯中的少,所以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B。
(3)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硝酸钾固体、蒸发水分、降低温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