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质的溶解性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物质的溶解性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18:3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物质的溶解性—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2.在20℃时,将15硝酸钾放人100水中,搅拌发现溶液中溶质全部溶解,则硝酸钾属于( )
A.难溶物 B.微溶物 C.可溶物 D.易溶物
3.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如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却易溶于水。能溶于水的物质可称为亲水性物质。下列属于亲水性物质的是( )
A.碘 B.食盐 C.米粉 D.石灰石
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来判定
5.夏季暴雨前,常出现“闷热”天气,此时鱼塘中的鱼儿往往有“浮头”(浮出水面)现象。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在一定压强下,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D.在一定压强下,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6.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它表示( )
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
B.20℃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时,把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a物质的饱和溶液
C.在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通过加入溶质、蒸发、降温,可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0.与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KCl的溶解度为29g
B.时,和KCl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KCl的溶解度比的的溶解度大
D.K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大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12.如图是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和NaCl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时,等质量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得
13.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1)℃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2)℃时,将40固体加入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若中混有少量的,提纯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14.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有固体析出是___________。
(2)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
(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
(4)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成分溶解再降温到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克。
15.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 ;
(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a中混有少量b ,可用 (选“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4)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溶解性没有影响。因此在探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大小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及种类,C正确。
2.答案:D
解析:在20℃时,溶解度大于10的物质属于易溶物。
3.答案:B
4.答案:B
解析: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是用溶解度来表示的,故A正确;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有饱和和不饱和两种情况,而溶解度必须是在饱和状态下溶解的质量,故B错误;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就是溶解的最大程度,即已达到饱和状态,故C正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溶解度就大,故D正确。
5.答案:D
解析:在一定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
6.答案:D
解析:在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说明在20℃时,7.4g氯酸钾溶解到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A项,20℃时,107.4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B项,20℃时,氯酸钾在100g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项,缺少温度限制;D项,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7.答案:C
解析:A项,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项,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项,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大量的气体冲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D项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气泡产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A不符合题意;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啤酒瓶盖,瓶内气压变小,会有大量气泡逸出,故C符合题意;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A错误;℃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B错误;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物质,C正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通过降温不能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D错误。
10.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29g,符合题意;
B、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氯化钾和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C、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溶解度。由图知,℃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A错误;℃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但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溶剂的质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C正确;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甲、乙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D错误。
12.答案:D
解析:A、阴影部分在曲线的上方,在NaCl曲线的下方,对于溶液来说达到了饱和,但对于NaCl溶液来说没达到饱和,此选项说法错误;
B、时,和NaCl的溶解度是相等的,但是并没有说明溶液和NaCl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此选项说法错误;
C、时,的溶解度为60g,此时,100g水能溶解60g,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此选项说法错误;
D、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溶液中得到固体,可采用降温结晶或者蒸发结晶的方法,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答案:(1)36.5
(2)2:5
(3)降温结晶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和的溶解度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可知,30℃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故℃为30℃,此时的溶解度为36.5。
(2)℃时,的溶解度是40,则在此温度下,50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0:50=2:5。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要提纯含有少量的,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14.答案:(1). 丙 (2). 增加溶质 (3). 甲 (4). 20
15.答案:(1)时,a.c溶解度均为35克(2)abc(3)降温结晶(4)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