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_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20: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下列四种溶液作对应的处理,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 )
A.
B.
C.
D.
2.用纯碱固体配制10%的碳酸钠溶液,无需使用的仪器(  )
A. 蒸发皿
B. 烧杯
C.量筒
D. 玻璃棒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不需要的操作是( )
A.称量 B.取用
C.蒸发 D.溶解
4.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5.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6.在20℃时,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质质量分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持湿润,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配制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 )
A.80g
B.40g
C.400g
D.100g
8.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称取5.0g氯化钠,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9.一定条件下,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镁反应的速率就越快。现用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使反应减慢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硫酸溶液中加入( )
A.氢氧化钠
B.10%硫酸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0.实验室欲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而实际配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氯化钠时,分度盘的指针偏向左
C.配好的溶液装瓶时倒出一部分 D.与天平配套的砝码有点锈蚀
11.如图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图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④③②①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12.某同学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不能确定
13.实验室准备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问: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_______?
(2)如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______?
14.在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进行有关的实验,请列式完成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1)若用硝酸钾固体和水来配制80g15%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固体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2)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g,则需用该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结果精确至0.1mL)
15.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升高温度时,由于固体溶解,溶质的质量增加,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故A正确;原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温度不变,因此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故B错误;加水时,若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若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故C错误;加入该种溶质,若原溶液是该物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不会继续溶解,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若原溶液是该物质同一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会继续溶解,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A、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则溶质的质量减少,不符合题意;
B、溶剂蒸发了一部分,故溶剂的质量应该减少,不符合题意;
C、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减少,故溶液的质量应该减少,不符合题意;
D、室温保持不变,都是饱和食盐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20℃时从2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即③④不变;由于取出5g溶液,故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减少,故①②改变,B正确。
7.答案:C
解析:配制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500g×80%=400g,C正确。
8.答案:A
解析:95mL水的质量为95g氯化钠易溶于水,5.0g氯化钠溶解在95mL水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锰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消耗了硫酸,会使实验中生成氢气的质量减少,A、D错误。加入10%硫酸溶液,虽然稀释了硫酸溶液的浓度,但会使生成氢气的总量增加,B错误。氯化钠溶液不与稀硫酸反应,同时也能使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使反应减慢,D正确。
10.答案:A
11.答案:C
解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配制该溶液的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⑤②①⑥③。故选C。
12.答案:C
解析:计算可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为50g×5%=
25g,需要水的质量是47.5g。在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则食盐的实际质量2g-0.5g=1.5g;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47.5mL。错误的操作造成了溶剂的量偏多,而溶质的质量偏少,因此,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C正确。
13.答案:(1)5g (2)25g
解析: (1)需要固体氯化钠质量为:50g×10%=5g;
(2)设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50g×10%=x×20%,x=25g
14.答案:(1)需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80g×15%=12g;需水的质量为80g-12g=68g。
答:需硝酸钾固体12g,水68g。
(2)解:设需要该浓硫酸的质量为x。
98%×x=400g×9.8%
x=40g
则需要该浓硫酸的体积为;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400-40g=360g,合360mL。
答;需用该浓硫酸21.7mL,水360mL。
解析:(1)利用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再结合溶液质量是溶质与溶剂质量之和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
15.答案:(1)22g
(2)100;78
(3)搅拌,加速溶解
(4)D
解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需蔗糖的质量为100g×22%=22g。
(2)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一次量完,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22g=78g(合78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78mL蒸馏水。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选项错误。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选项错误。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会造成实际使用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选项错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