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碱及其性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物质不能与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3.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反应生成水
D.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4.下列四幅图,能说明烧碱用途的是( )
A.金属切割及焊接
B.建筑材料
C.制造肥皂
D.人工降雨
5.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氯化钠溶液
D.浓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 )
A.氢气 二氧化硫
B.氧气 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氧气
7.石灰窑一“宁德被人遗忘的古代科技文明”,其生产的熟石灰不能用于( )
A.建筑材料 B.制波尔多液 C.治疗胃酸过多 D.处理硫酸厂废水
8.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9.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 B. C. D.
10.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假设水没有减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白膜”为析出的氢氧化钙固体
C.形成“白膜”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若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溶液会变浑浊
11.为了检验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已变质,某同学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样品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 B.白色沉淀是石灰石
C.无色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 D.红色溶液中一定含碳酸钠
12.如图是小明学习了常见的碱后,总结出的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B.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可能为酸
C.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
D.④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壁就变硬了”的现象
13.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图,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2)要使反应①和②的现象不同,D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稀硫酸在工业中还可以用于除铁锈,当铁锈除完后,还要用水把多余的硫酸冲洗掉,洗去多余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连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连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①选用的酸碱指示剂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色。
(2)请写出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发生时无明显现象,为确定是否完全反应,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__(填写溶液名称),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证明已完全反应。
(3)已知A、B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若反应④生成蓝色沉淀,请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15.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是常用的碱。
(1)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______(填离子符号),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2)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盐酸反应:______;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
③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
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______(填编号)。
(3)氢氧化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所以NaOH要密封保存。如图表示一瓶完全变质的NaOH溶液在变质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B ×
C ×
D √ 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答案:A
解析: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A。
3.答案:D
解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A属于碱的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属于碱的共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属于碱的共性;氢氧化钡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参与了反应,D不属于碱的共性。
4.答案:C
解析:金属切割和焊接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A错误;熟石灰可作建筑材料,烧碱不能作建筑材料,B错误;烧碱可以用于制造肥皂,C正确;一般用于冰等物质进行人工降雨,烧碱不能用于人工降雨,D错误。
5.答案:D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液质量变小,A不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质量增加,但未发生化学变化,B不符合題意;浓氯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溶液质量基本无变化,C不符合题意;浓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质量变大,且发生了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可用于制波尔多液,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腐蚀性较强,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可用于处理硫酸厂废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A
9.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HCl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A错误;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B错误;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C正确;氯化铁与氨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反应,均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不能鉴别,D错误。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解析:碱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A正确。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可能为酸,B正确。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C正确。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壁就变硬了,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能用④解释,D错误。
13.答案:(1)AB
(2)(合理即可)
(3)
解析:(1)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蓝色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与氢氧化钙不反应,A物质符合要求;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而将通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B物质符合要求;盐酸和硫酸不反应,和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C物质不符合要求。
(2)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D应是盐,要使反应
①和②的现象不同,D物质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3)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1)蓝
(2);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或溶液不变色)
(3)[或、]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应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反应,应先除去碳酸钠,再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故加入的试剂是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再向反应后的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说明二者完全反应。
(3)反应④生成蓝色沉淀,说明B是可溶性的铜盐,可能是、或。
15.答案:(1)
(2)①;②;③;①③
(3);;;
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2)①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①③。
(3)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NaOH要密封保存。NaOH溶液变质前存在的主要离子是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变质后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碳酸根离子,故表示;表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