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水“晒盐”—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2.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3.在海水晒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海水引入贮水池时,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进行风吹日晒时,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C.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时,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4.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乙可能是饱和溶液
C.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丁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5.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溶液中仍含有少量的,为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三种试剂(为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且过量物质须在后续操作中被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加热蒸发,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固体。以上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6.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7.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的海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8.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使用。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有关该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
B.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便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D.操作①②③依次加入的试剂可以为溶液、NaOH溶液、溶液
9.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10.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日晒风吹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1.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加水,可让粗盐加速溶解
B.过滤时,有滤液溅出,会使精盐产率偏低
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精盐仍为混合物
12.粗盐含有少量的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③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最后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3.结合下图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名称)。
(3)蒸发结晶食盐,除用到①②⑧⑨,还需用到图中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14.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__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因此该变化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析出粗盐后,母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
15.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③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④中除用到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计算发现精盐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等可溶性杂质,先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能否先加碳酸钠溶液后加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溶解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B错误;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题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滴飞溅,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氯化钠中含有钠、氯两种元素,故A项错误。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与盐酸不类似,不能与碳酸盐反应,故B项错误。氯化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C项正确。氯化钠常用海水晒盐的方法或通过盐湖、盐矿获得,不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4.答案:B
解析:甲变化为乙,溶液的质量减小,没有晶体析出,说明甲烧杯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错误;乙转化成丙后析出晶体,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正确;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一定是饱和溶液,C错误;丙和丁均为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错误。
5.答案:C
解析:将除去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为除去这些杂质,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再向刚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沉淀、沉淀、溶液、溶液、溶液和;再向刚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溶液,此时得到的混合物为沉淀、沉淀、沉淀、沉淀、溶液、溶液和溶液,将此混合物过滤后得到、、的混合溶液此时加入适量的盐酸,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最后提取氯化钠即可。注意①一定在②的前面,因为碳酸钠既可以除去氯化钙又可以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①②③或①③②或③①②。故选C。
6.答案:C
解析: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故A正确;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C错误;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故D正确。
7.答案:A
8.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粗盐中不溶性杂质主要是泥沙,故A正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B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故C正确;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还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操作①②③依次加入的试剂可以为溶液、NaOH溶液、溶液,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根离子除去,实验操作步骤改为①③④②⑤⑥不会影响形成沉淀和效果,故A正确;操作⑥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得到氯化钠溶液,故B正确;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颠倒会影响除去多余的钡离子,而引入新的杂质,故C不正确;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反应剩余的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操作⑤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种,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海水晒盐过程为在阳光和风力的作用下,水分不断蒸发,海水浓度不断增加,当水分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氯化钠在海水中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水分,氯化钠析出,但是剩余的仍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不变。对比四个图像,应选C。
11.答案:A
解析:A、多加水不能加速粗盐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A错误;
B、过滤时,有滤液溅出,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减少,故会使精盐产率偏低,B正确;
C、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预热蒸干,C正确;
D、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的精盐中会含有其他可溶性的杂质,故仍为混合物,D正确。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是碳酸钠溶液要放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或③①②④。
13.答案:(1)酒精灯(2)漏斗(3)⑥(4)B
14.答案:(1)不变(2)不变;物理变化(3)饱和(4)不变
解析:(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是不变的。
(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不变,因此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3)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饱和溶液。
(4)析出粗盐后,母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母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
15.答案:(1)D
(2)蒸发皿、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ABD
(4)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