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20: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Al
B.Mg
C.Fe
D.Cu
2.下列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
A.铜 B.银 C.镁 D.铁
3.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将锌片分别放人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减小的是( )
A.
B.
C.
D.
5.若A、B、C为三种金属,根据化学方程式:




试推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A.B>C>A
B.A>C>B
C.C>A>B
D.A>B>C
6.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D.铝表面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7.下列有关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分向等质量和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乙: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丙: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和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丁:分别向等质量的和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9.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和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和,滤液中一定含有
B.滤渣中一定不含,滤液中一定含有和
C.滤渣中一定含有,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
D.滤渣中一定含有和,滤液中可能含有和
10.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
1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铝比金属铁更耐腐蚀,说明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B.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12.现有三种金属,限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溶液? B.?稀? C.?溶液? D.?溶液?
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粉用于照明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某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人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论:_____________。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15.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
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Ⅲ的现象是 ;写出实验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
的: 。(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 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现象 比较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本题中涉及的选项中,Mg排在最前面,故选B。
2.答案:C
解析: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在空气中燃烧,其余三种金属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镁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征,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选择C。
4.答案:A
解析:锌与反应置换出银,置换出的银的质量大于消耗的锌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小,A符合题意;锌与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锌与反应置换出铁,置换出的铁的质量小于消耗的锌的质量,溶液质量增大,C不符合题意;锌与稀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质量增大,D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可知:活动性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活动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①可知,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由②可知,C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由③可知,A位于氢的前面;由④可知,C位于氢的后面,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C>B。
6.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C。
7.答案:D
解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D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甲中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错误;乙中足量的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B错误;丙中比活泼,分别向足量的和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短,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C正确;丁中比活泼,分别向等质量的和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耗时短,生成的氢气质量比多,D错误。
9.答案:C
解析: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金属的活泼性是:铁>铜>银。则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后硝酸铜与铁反应。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没有Fe,一定有Ag,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可推出甲的活泼性大于乙,且都大于丙、丁;由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说明了丙的活泼性大于丁。由此可得出甲、乙、丙、丁四种的金属的活泼性大小是:甲>乙>丙>丁。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12.答案:A
解析:A、铝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活动性铝在铜前,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活动性银在铜后,故使用硫酸铜溶液能一次性验证铝、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正确;??B、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活动性铁在氢前,而铜和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铜和银在氢后,但是无法说明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错误;??C、铝、铜都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无法证明铝、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错误;??D、铜、银与氯化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证明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错误;??故选:A。?
13.答案:(1) 化合反应 (2) 分解反应 (3) 置换反应
解析: (1)镁粉用于照明弹,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答案:(1)延展性
(2)①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将铝片插入试管A的溶液中
③;
解析:(1)金属能被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可观察到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由实验①,可得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由实验③,可得出铝的活动性强于铜,欲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只需再设计实验验证铝的活动性强于铁,故可使铝片与铁的盐溶液反应,故实验②为将铝片插入试管A的溶液中;③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实验①、②、③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15.答案:(1)铁片表面有红色间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或者将银片浸人硫酸铜溶液中, 没有明显现象)
(3)氯化铜(或硫酸铜或硝酸铜)铁、铜、银
解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现象为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铁排在氢的前面;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不反应, 说明银排在氢的后面;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的表面 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通过3个实验无法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因此可将铜丝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3)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入的盐溶液中的金属的活动性应该介于中间,所以两种金属应放到氯化铜或硫酸铜等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