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单选题
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6。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
A.3∶2 B.5∶3 C.5∶8 D.9∶10
3.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 OA 段的速度为 v1,物体在 OC 段的平均速度为 v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v1=2m/s
C.物体在 BC 段通过的路程 sBC=25m D.v2=2.5m/s
4.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false,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false,那么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false B.4false C.4.5false D.5false
5.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2)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3)5s末A、B相遇?
(4)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1)(4)正确 B.只有(2)(3)正确
C.只有(1)(3)正确 D.只有(2)(4)正确
6.甲、乙两车从A、B两地相对行驶,相遇时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4:5 B.5:3 C.5:6 D.2:3
7.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运动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关于两车运动的s﹣t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4秒末的速度为false,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fals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4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false B.在后4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false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false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false
9.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3min内,在第一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二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km,在第三个1min内通过的路程也是1km,那么汽车在这3min内的运动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对于做运动的物体,根据公式fals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一定,速度越大,时间越长
B.时间一定,速度越大,路程越小
C.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D.在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均无关
11.图反映龟、兔100米赛跑的s-t图像,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比赛结果兔子获胜 B.比赛开始,乌龟先出发
C.比赛过程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三次 D.t1—t2时间段,兔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多选).如图所示为“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s1=2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B.小车在前半段所用的时间等于后半段所用的时间
C.实验中需要用到秒表和刻度尺
D.为了准确测量时间,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陡
二、填空题
1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在2-4s内处于______,其0-6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4.某同学从象达去甘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5.某人在 2h 内行走了 10km,中途休息 0.6h 后又在 3h 内行走了 18km,则他在前 2h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后 3h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16.如下图是小车运动的s-t图象。
(1)横坐标表示的是________,纵坐标表示的是______;
(2)AB段小车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BC段小车处于________状态(均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3)AB段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BC段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CD段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汽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v甲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v乙,v甲=________km/h。若两车同向运动,5s时两车相距_____m;20s时,甲、乙两汽车行驶的路程差为______m。
18.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3.6s、13.8s、13.7s。根据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快慢采用了______的方法。跑得最快的同学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三、实验题
19.小芳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和停表;
(2)如果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__则量时间;
(3)斜面应保持______(选填“很小”或“很大”)的坡度;
(4)室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若在实验中,测量总路程时小芳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底端,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B为AC的中点位置,则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四、计算题
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甲是甲物体的s﹣t图象,图乙是乙物体的v﹣t图象。求:
(1)甲物体在4s内运动的路程;
(2)甲物体在8s内的平均速度;
(3)6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1.小明同学在聊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以出租车司机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6.C 7.A 8.C 9.C 10.D 11.D 12.ACD
13.静止状态 2.5
14.2.4
15.5 6 5
16.时间 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1 0 2
17.大于 28.8 30 80
18.甲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7.4
19.刻度尺 停表 很小 偏大 偏大 0.1
20.(1)10m;(2)3.75m/s;(3)40m
21.(1)5min;(2)72km/h;(3)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