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耕种(gēng)? 勉强(qiáng)??? 祖籍(jí)????? 任劳任怨(rèn)
B.?衙门(yá)??? 挑粪(fèn)? ????差役(chāi)? ??无可奈何(nài)
C.?管束(shù)? ?和蔼(ǎi)? ?????辍学(zhuì)? ??节衣缩食(suō)
D.?豌豆(wān)? ?聊叙(liáo)? ???蛮横(héng)? ??为富不仁(wé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睦? 周济? 毫绅? 外甥????????????????????????????????????????B.?强建? 私塾? 榨油? 聊叙
C.?劳碌? 马鞍? 耕种? 蔚勉????????????????????????????????????????D.?高粱? 妯娌? 竭力? 富裕
3.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______________;乌鸦反哺,羔羊跪乳,______________;游子远行,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伟大的母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 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 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A.?②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 , 只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B.?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最讨厌的就是有人在这里成群结队影响团结!
C.?他尽管坐拥金山,却为富不仁。
D.?张凡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 是大家喜爱的生活委员。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D.?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文章在平实朴素的表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6.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B.?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C.?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二、填空题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佃农________??? 劳lù________????? 私塾________????? 和ǎi________
溺死________? wèi________勉? 妯娌________? 和睦________
8.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在家庭里极能(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________)
(2)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________)
(3)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________)
(4)甚望见你一面,(姑且谈谈)别后情景。(________)
9.根据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内容填空。
①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②母亲那种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③“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
④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十毫升母爱
邓? 琴
???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中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 ”我却犹豫了。
???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的阴影。
???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漠。
???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笑了笑。
???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妹拉家常。
???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她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方。
??? ?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儿。
??? ?我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 ”我好奇地循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 ?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 ?“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 ?“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 ?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 ?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毫升衡量。即便十毫升的瓶子,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1)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点句子】
①许久,她从厨房猫着腰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
②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
(2)文章第③④两段有何作用?【分析文段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把握人物形象】
(4)“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标题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
薛 峰
??? 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在这漫长而又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 第一次。
??? 那年我8岁。中秋节时,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哭了整整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最后,母亲决定给我做红薯饼。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耙匆匆下地去刨红薯。结果在地里,她刨着了脚。
??? 许多年后,我依然记得母亲被人背回来时的情景。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着一层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
??? “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
??? 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我想,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
??? 可到最后,我的泪水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 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清晰。那贫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一个洞,永远也填充不满。
??? 第二次。
??? 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
??? 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致很帅气,风度翩翩,富有朝气。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
??? 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
??? 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
??? 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衣服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 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一层雾,寂寞而苍凉。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的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母亲个子矮,裤腿卷起一大截,双? ? ? ?膝已经磨得破了,折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路来也十分艰难。
??? 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 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穿上那件衣服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去面对众人。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都会被泪水淹没。
??? 第三次。
??? 我20岁,上大学。
??? 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托着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邻村的医生那里? ? ? 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药就好了,不用挂念。
??? 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
??? 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了。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她心疼得厉害,想怕是治不好的。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要钱的。
??? 那一刻,我待在那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然后,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
??? 母亲呵,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层云,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我今生飞翔的唯一方式和力量呵!
??? 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
(1)选文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这泪中包含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四、综合题
12.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这两天很多网友都有此感受。因为母亲节的缘故,不少网友选择在网上“晒妈”,赞颂母亲的诗句、和老妈的合照让人应接不暇,不少网友感叹“朋友圈被各种妈妈占领了”。母亲节网上“晒妈”行为是虚荣还是孝顺?请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3)本文作者选取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的可贵品质。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表达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D
3. A
4. B
5. C
6. C
二、填空题
7. diàn;碌;shú;蔼;nì;慰;zhóu;mù
8. (1)任劳任怨
(2)周济
(3)为富不仁
(4)聊叙
9. 一生不曾脱离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母亲是劳动好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
三、现代文阅读
10. (1)①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猫”“端”“递”“催促”等一系列动词突出母亲重视手里的汤水,把母亲对“我”的悉心呵护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反映出母亲对“我”的关爱。②这句话既点出了天气寒冷,为母亲出场准备了典型环境,又以“我”的表现为母亲冒寒接露水做了铺垫,渲染了母爱的伟大。
(2)回忆母亲对“我”的要求严格,与后文母亲大清早为“我”接露水治病形成对比,更突出母爱的深沉。其次,文章先抑后扬,增加了文章的波澜,展现了作者由畏母到敬母的心路历程。
(3)①从“我有丝毫让母亲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可看出母亲对子女严格要求。②从母亲强忍着身体不适,不远千里赶来帮“我”照顾孩子以及清晨起床接露水为“我”熬汤药等可看出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4)好。①标题中的“母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②标题新颖,“十毫升”将母爱这一抽象不可见的东西具体化;③以小见大,用“十毫升”这极少的体积来表现深沉无边的母爱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答出一两点即可)
11. (1)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2)①8岁时,母亲为“我”能吃上红薯饼而伤了脚,“我”懊悔的泪水涌了出来。②14岁时,母亲穿上“我”不要的那条牛仔裤艰难挑水,“我”的心田一刹那被泪水淹没。③20岁时,母亲怕孩子担心,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治病,“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任选一件概括即可)
(3)运用了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了母亲受伤严重,疼痛难忍,突出母亲的坚强,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4)包含了“我”疼惜、懊悔、感动的情感。启示(示例):生活中的我们也有与文中的“我”类似的经历,有时我们也会任性地要求父母给我们买衣服、零食等,却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们应该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四、综合题
12. (1)D
(2)【示例一】我认为这是虚荣行为。这些饱含亲情的照片、文字,到底有几位母亲能看到呢?如果母亲年龄偏大,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那么她很可能没有微信。那么网上分享照片、美文就和孝顺无关,而是为了向朋友展示自己多么孝顺,说到底还是一种虚荣。【示例二】我认为这是孝顺行为。现在的父母很多都会用微信了,而且,就算父母一开始不会用微信,借这个机会教教他们,既增进了和父母的感情,又让父母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岂不是一举两得?
(3)表弟不仅饭量大,对家乡的一些特色食品,更是百吃不厌。每年春节前,姥姥都要做一大盆糯米子糕。子糕蒸熟后,姥姥总要先切一大盘,让表弟饱餐一顿。切好的子糕一上桌,表弟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很快,一大盘子糕就被他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要知道,这子糕,大人一次也不过吃四五块。吃饱了,表弟打着嗝,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条斯理地说:“嗯,太香了,太好吃了!”每年姥姥做的子糕,至少有一大半都进了他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