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探索生命的器具—2021-2022学年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
A.颜色鲜艳 B.形状规则 C.薄而透明 D.有生命活力
2.在单筒光学显微镜中,物镜和通光孔的作用分别是( )
A.放大物像、调节光线强弱 B.放大物像、透过光线
C.调节清晰度、反射光线 D.调节光线强度、调节清晰度
3.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需用④的平面镜对光 B.使用③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转动⑤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D.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①④
4.图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图乙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目镜有5×、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 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9.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镜安放
②放置玻片标本
③对光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④
10.下列有关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顺序排列中,正确的是( )
①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把洋葱表皮放在清水中展平
③撕取一小片洋葱表皮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⑤在展平的表皮上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④③⑤
11.如图为一组生物实验器材,它们都可以用于( )
A.解剖 B.加热 C.染色 D.盛放液体
1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器具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载玻片: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B.酒精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
C.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13.下列对使用探究器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要用手触摸刀口,刀口不要向着他人
B.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C.加热时要远离加热装置
D.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14.下列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据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
(2)加热烧杯、锥形瓶等玻璃仪器时,除酒精灯外,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4)用于夹取载玻片、盖玻片或其他生物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
15.据图回答:
(1)在图中,能够小范围调节镜筒升降幅度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名称)。
(2)叶林用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________倍。
(3)显微镜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名称)。
(4)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标本向________方移动。
(5)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①_________,④_________,⑧_________。
(6)开始观察时,转动_________,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_________(填名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要求可见光必须穿过被观察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C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作用是放大物像;通光孔:在载物台的中央,是光线通过的通道。故B正确。
3.答案:C
解析:光线暗时需用④反光镜的凹面镜,A错误;使用②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错误;转动⑤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⑥细准焦螺旋可较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变得清晰,C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物镜、①目镜,D错误。
4.答案: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时,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可使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A正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正确;放大倍数为160倍所用镜头组合为目镜16×、物镜10×,若放大到640倍观察,目镜不需要换,需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物镜40×),C正确;物镜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5.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数目较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5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200倍,D选项放大100倍,只有C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相反。图甲视野中被观察的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到视野正中央,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从图乙看出物像被放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数目越少,亮度越暗。因此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分别是右上方、变暗。
7.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小。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d”。
8.答案:A
解析:A、在显微镜中成倒立的物像.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的物像偏左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A错误;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B正确;C、若视野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正确;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D正确.故选:A.
9.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安置玻片标本、镜筒下降、再上升、调节细准焦螺旋)。
10.答案:B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是: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表皮;把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里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即分别是:①④③②⑤。故选:B。
11.答案:B
解析:酒精灯、三脚架和烧杯都可以用于加热。
12.答案:C
解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但其放大倍数较小,不足以让人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时所用的探究器具是显微镜。
13.答案:C
解析: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人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正确地使用酒精灯灯罩熄灭火焰,以免引起事故。
14.答案:(1)C;胶头滴管
(2)F;石棉网;G;三脚架
(3)B;放大镜
(4)A;镊子
解析:在题图中所示的几种仪器内,起放大作用的是B放大镜;用于加热的仪器是D酒精灯;支持烧杯等被加热器具,起均匀受热作用的是G三脚架和F石棉网;做临时玻片标本所用的玻片有E盖玻片和载玻片;用于撕取、夹取固体材料的是A镊子;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C胶头滴管。
15.答案:(1)细准焦螺旋
(2)600
(3)遮光器;反光镜
(4)左上
(5)目镜;物镜;反光镜
(6)粗准焦螺旋;物镜
解析:(1)粗细准焦螺旋是对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粗准焦螺旋焦距大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焦距小,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
(2)在5×、10×、15×三个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是15×;在10×,40×两个物镜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是40×。所以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5×40═600(倍)。
(3)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4)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向上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下移动的,本题中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就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由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所以玻片标本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5)根据图示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压片夹、⑦遮光器、⑧反光镜、⑨粗准焦螺旋、⑩细准焦螺旋。
(6)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以防玻片标本移动,影响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