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06: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021-2022学年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
2.菠萝在泰州很难生长。影响菠萝生长和结果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3.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土壤含氧量 C.水 D.温度
4.昙花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那里的气候又干又热,但到了晚上就凉快许多。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晚上开花,可以避开烈日曝晒
B.缩短开花时间,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损失
C.这说明光、水等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D.光和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生物因素
5.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③⑤ B.②⑤⑦⑧ C.①③④⑥ D.③④⑦⑧
6.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7.生物因素是指(?? )
A.所有的环境因素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
8.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B.害虫???????C.水分???????D.温度
9.在一个有水稻、蝗虫、青蛙等生物的农业生态示范园中。如果青蛙大量死亡,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10.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
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玉米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11.蚂蚁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是一种(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2.下列两种生物间的关系对二者的生存都有利的是(?? )
A.蜜蜂采蜜时给花传粉
B.病毒侵入使人感冒
C.菟丝子依靠吸收大豆的水分.养料而生存
D.狮子吃斑马
13.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生物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 5月25日至6月16日 0→6.2 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 6.2→10.2 31.0→72.9
A.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存活率和高度
B.蚂蚁以金合欢幼叶尖端的组织为食,对金合欢生长有害
C.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
D.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14.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并回答问题。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 。
15.下面是与小麦生活有关的环境因素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
(2)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
(3)小麦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如果在田地里有一群蚂蚁,蚂蚁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故选:B。
2.答案:A
解析:菠萝在泰州很难生长,影响其生长和结果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3.答案:C
解析: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得多,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
4.答案:D
解析:光和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
5.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⑧稻螟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6.答案:C
解析: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主要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无生命的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8.答案:B
解析:根据概念阳光、水分、温度属于影响玉米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影响玉米生存的其他生物即生物因素.
故选B.
9.答案:D
解析: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存在“水稻一蝗虫—青蛙”这条食物链,如果青蛙大量死亡,蝗虫的数量因天敌数量减少而增加, 当蝗虫达到一定数量时,因食物不足,蝗虫的数量又会减少。
1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玉米地里杂草丛生,玉米和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杂草使玉米得到的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减少,因此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竞争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个体相互争夺资源、生存空间的现象;合作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个体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一种关系;捕食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并且分离后双方都难以存活的一种关系。
12.答案:A
解析:A.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时给花传粉,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花为蜜蜂提供食物,因此,对二者的生存都有利的,A正确;
B.病毒侵入使人感冒,对人类有害,B错误;
C.菟丝子依靠吸收大豆的水分.养料而生存,影响了大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对大豆造成伤害,因此,菟丝子与大豆的关系是寄生关系,C错误;
D.狮子吃斑马,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考点: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3.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金合欢考查科学探究实验。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说明蚂蚁可提高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生长。该实验的变量是蚂蚁,无法说明栖居的蚂蚁数量越多,对金合欢生长越有利。
14.答案:(1)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温度
解析:(1)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水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山中要比平原地区温度低,所以桃花盛开的时间晚一些。

15.答案:(1)光照、土壤、水分、空气等
(2)蚜虫、人、杂草等
(3)竞争;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
解析:影响小麦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由题图可知,非生物因素有光照、土壤、水分、空气等;生物因素有蚜虫、人、杂草等。小麦和杂草争夺水分、养料、生存空间等,两者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田地里的一群蚂蚁之间既有种内互助,又有种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