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专题:名著阅读《西游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中考专题:名著阅读《西游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2: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著阅读《西游记》考题归纳
1.根据《西游记》语段回答问题。(4分)
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桥,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石猴的形象兼具“神、猴、人”三性,请结合文段内容,试做简要分析。
2.头领的决策往往决定团队的命运。请结合《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谈谈你认为怎么才能做好领导者。(3分)
3.孙悟空在取经之后被封“斗战胜佛”,但他最关心的却是金箍,他对唐僧说:“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个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从这种行为中你读出了他怎样的个性?
4.阅读完《西游记》,你必定能从其中鲜活而丰富的人物形象中得到启发,请选择三个人物,按示例进行仿写。(3分)
示例:从猪八戒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乐观与幽默。
5.请阅读以下《西游记》片段,回答问题(3分)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说出以上言语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评价《西游记》主要人物时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请你根据上文从人物性格特征的角度谈谈对“阿弥陀佛是唐僧”的理解。
6.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3分)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里!”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晴,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叉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以上情节出自《西游记》中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孙大圣本领大,结果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但也在如来佛的掌心撒了一泡猴尿。对于这个情节,你是怎么看待的?
7.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3分)
起初时,还荡荡悠悠;次后来,就轰轰烈烈。悠悠荡荡,各寻门户救孩童;烈烈轰轰,都看鹅笼援骨血。冷气侵人怎出头,寒威透体衣如铁。父母徒张皇,兄嫂皆悲切。满地卷陰风,笼儿被神摄。此夜纵孤换,天明尽欢悦。有诗为证,诗曰: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万圣千真皆积德,三皈五戒要从和。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暗中做的好事)胜波罗。当夜有三更时分,众神把鹅笼摄去各处安藏。
语段中“这场阴骘”指
(事件),这件事体现了孙悟空
的特点。
8.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以上文段菩萨话中提到的“守山大神”是妖精“黑风怪”,“今观此怪无礼”中“此怪”指何妖?“黑风怪”和“此怪”是如何为难唐僧的?(3分)
9.有人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请你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悟能的看法。
10.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
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3分)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
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
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本片段为(
)情节,从中可以悟出(

道理。
11.有人戏称,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只有五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大
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你放心,
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大师兄说得对。”因此,有人认为,西天取经路上,没有沙僧也
可以。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12.阅读《西游记》节选,完成各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云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督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的     。在这本神魔小说中,唐僧师徒为了取得真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上文就选自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3分)
(2)在上述选文中,孙悟空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持点?请简要概述:(2分)
13.阅读选段,回答问题。(3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
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这个故事叫做________
,(情节)可以看出唐僧
(性格),八戒
(性格)。
14.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夜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西游记》的作者是
,这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回讲述的这个故事叫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唐僧有
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1)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2)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3)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当担精神,能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每点1分,表达1分)
2.示例二:(1)相关内容:《西游记》中,唐僧信念坚定,带领徒弟经历重重磨难终于取得真经。(1分)(2)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分)
3.反抗一切束缚,追寻自由的个性。
4.示例:从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勇敢与不屈;从唐僧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善良与坚毅;从沙僧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与肯干。
5.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误解悟空(1分)
②心地善良,坚持不懈;毫无原则,是非不分(从正反两方面,每方面1分共2分)
6.
五行山下定心猿(1分)
示例一:尽管孙大圣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但是孙大圣却在如来佛的手指间撒了一泡猴尿,留下一股臊气。我认为,小说给佛祖开了个大玩笑,渲染了孙大圣对主宰天地万物的如来佛的轻慢,孙大圣的桀骛不驯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
示例二:孙大圣虽然本领高强,但是最终还是受制于如来佛。我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有很多难以摆脱的困境,本领再大的人也难以幸免。这故事其实正是当时人们对某些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映。
(第二问2分,言之有理即可)
7.孙悟空比丘国救儿童
嫉恶如仇、惩恶扬善、有正义感、有勇有谋
8.此怪指红孩儿;“黑风怪”盗走了唐僧的袈裟,红孩儿捉了唐僧要吃唐僧肉。
9.①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
爱嚷嚷着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中,他挑唆不明
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②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
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
猛作战,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
又可爱。
10.
大闹天宫
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11.我认为西天取经路上一定要有沙僧的存在。首先,沙僧曾是玉帝手下的卷帘大将,本领高超,是取经路上杀妖降魔的好帮手;其次,沙僧任劳任怨,意志坚定。四十回写到,连孙悟空都想散伙,但沙僧却极力劝大家不要散伙;再次,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面对孙悟空的急躁,猪八戒的煽风点火,沙僧往往能协助调节师徒四人的矛盾。
(答1点给2分,2点给3分,答案中涉及到人物性格和情节,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2.(1)明  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
(2)忠心耿耿  机智聪颖 明辨是非
13.三打白骨精
黑白不分、耳根子软
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14.吴承恩,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不识妖魔
是非不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