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很多事都是以数据来说话;
3、学会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4、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数据的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整理;
2、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数据。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分析备注
一、知识导向:这一节的内容是“数据的收集”。教材希望通过“推荐候选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到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在教学中老师应跳出“确定性数学”的圈了,提示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这一重要区别,帮助学生们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新习惯。并在分析数据中,明确数据有“好”、“坏”之分,但在教学中应多宣传人们利用数据作出合理决策的例子。对于教材中的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在今后的概率和统计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但在本节中仅作为一个工具来使用,其他的性质安排中第二节,所以在本节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尚未给出的知识点,使他们品尝发现带来的快乐。二、新课讲解:1、知识设疑:从我们身边中的事说起,(1)中共中央刚召开“十七大”,“十七大”的代表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吗?这样的产生合理吗?(2)你们最喜欢哪一个频道的电视节目?(3)班里关有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4)你知道班级中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吗?
……对于上面种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得到结果?2、知识形成:(1)数据有用吗从上面的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收集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对我们的生活是太重要啦,所以,收集数据有助于我们作出民主的决策,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事实。(2)数据的收集
假如我们要选出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同学,我们将会: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选出最受欢迎的同学;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民主推荐的调查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全班同学进行投票;第五步:记录结果——唱票;第六步:得出结论——统计,票数最多者当选。在上面的推选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数据收集及分析整理的过程,即,明确调查问题————数据的用途;确定调查对象————数据收集的范围;选择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所采用的方法;展开调查——————数据收集;记录结果——————数据整理;得出结论——————数据分析.三、巩固训练:完成教材P142的相关练习.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后得到相应的结论;另外,我们还必须掌握有关频数、频率等知识点。五、课后作业:
数据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是关系到以后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所以必须加以注意。另外,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关键。如果处理好本节的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公倍的作用。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这一过程必须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所了解。并能熟悉这一过程,结合实际情况自我设计一个调查的过程。调查方法有许多种,尽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考虑,想到更多的调查方法。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3.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个体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1.【预学指导】
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1、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
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
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
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
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
叫做样本的容量。
二.【问题探究】
问题1: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气球,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哪一种颜色的气球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
问题2: 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的体重,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3)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4)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问题3: 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样本容量是
试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1)
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
2)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三.【拓展提升】
问题4:1.下列调查是用全面调查好,还是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1)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2)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
(3)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4)某本书上的印刷错误.
2.你认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举例说明.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设计】
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2.样本、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
3.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调查时能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