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07: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9.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2、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3、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用典的妙处,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难点:
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有过亲入敌营侦察敌情、只身追杀叛徒、带五十人马闯袭驻有五万人的金军大营生擒叛贼等英雄壮举,名震一方。23岁南渡归宋,先后任建康府通判及湖北、湖南安抚使等职。后受南宋投降派排斥打击,被免职,退居上饶、铅山达20年之久。64岁时,朝廷准备北伐,任用他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但不久又遭排斥,回铅山家中,忧愤而死。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词风以豪放沉郁为主,兼有明快、婉约、清新等特点。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词》及《稼轩长短句》传世。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下阙: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四、学习课文
赏析上片: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明确: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赏析下片: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明确: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明确: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
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自我检测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起笔便抒发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的句子是:“ , , 。”
(4)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 ?”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提醒南宋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可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
辛弃疾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3.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卷帘芳桂散余香”写女主人公百无聊赖之下,卷起帘幕,庭院里的桂树传来缕缕清香。
B.“枯荷难睡鸭”两句是说荷叶枯萎了,遮挡不住疏疏落落的雨滴,不能让鸭子安然入睡。
C.“罗巾”句是说泪水打湿丝帕,弄乱了妆容,于是,女主人公便干脆卸去残妆,表现了她的无可奈何。
D.旧时的欢乐常现于“她”梦中,结尾句与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有异曲同工之妙。
4.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抒情的?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C
3.B
4.【答案示例】(1)表现了女主人公独对秋景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2)①通过“手捻黄花”“行尽回廊”“罗巾浥泪”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伤感;②通过“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的自然景色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情感;③通过“无意绪”“却思量”等词语直抒胸臆。
解析:
2.“想当年”三句赞扬的不是孙仲谋,而是刘裕。
3.“遮挡不住疏疏落落的雨滴”理解不当,应是疏雨打枯荷发出的声音。
4.【诗歌鉴赏】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飘泉时。“等闲”是平常、随便之意,与“无意绪”照应,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特定心境。“卷帘芳桂散余香”是说女主人公百无聊赖之下,卷起帘幕,庭院里的桂树传来缕缕清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意思是荷叶枯萎了,疏雨打枯荷发出的声音,不能让鸭子安然入睡。“难”字和“暗”字,俱是静中段寂寞心情的体验。“忆得”两句说明昔日携手同游的人,现在已经隔着万水千山了。“罗巾浥泪别残妆”是说丝帕被泪水打湿,弄乱了妆容,于是,女主人公便干脆卸云残妆,表现了她的无可奈何。结尾句与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有异曲同工之妙。整首词从情感来看,表现了女主人公独对秋景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