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4 05: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1~7为单选,8~13为多选)
1.如图所示,A物体从地球的赤道正上方h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1落到地面上,B物体从北极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2落到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且h远小于地球表面半径,A、B释放后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t1、t2的大小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刘翔在110
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可以将他看作质点
B.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可以把队员看成质点
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可以把他看成质点
D.研究乒乓球比赛中打弧圈球时,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P点的瞬时速度。下面四个选项中更接近P点瞬时速度真实值的是(  )
A.2
m/s
B.2.2
m/s
C.2.21
m/s
D.2.211
m/s
4.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
A.-200
m/s2      
B.200
m/s2
C.100
m/s2
D.-100
m/s2
5.下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6.现在汽车和高铁是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假设甲、乙两地直线距离是50
km,从甲地到乙地乘汽车需要1
h,乘高铁需要0.5
h,则(  )
A.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50
km/h
B.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一定是50
km/h
C.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100
km/h
D.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0
km/h
7.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在第2
s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
B.在第2
s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0~4
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D.在0~4
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8.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
9.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
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的速度可能不变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10.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
m处,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50
m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
11.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
s内A质点的位移比B质点的位移小
B.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B质点运动方向不变
D.4
s时B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12.列车出站时能在150
s
内匀加速到180
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m/s2
C.若用v
?t图像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内速度可达20
m/s
13.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3
m/s2保持不变,对于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等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总是大6
m/s
二、非选择题
14.滑块在某一水平面上滑行,利用速度采集器获取其初速度v,并测量出不同初速度的最大滑行距离x,得到如表所示几组数据:
数据组
1
2
3
4
5
6
v/(m·s-1)
0
0.16
0.19
0.24
0.30
0.49
x/m
0
0.045
0.075
0.111
0.163
0.442
(1)一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xv图像如图(甲)所示。观察该图像,该同学作出如下推理:根据xv图像大致是一条抛物线,可以猜想,x可能与v2成正比。请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选择适当的坐标轴作出图线验证该同学的猜想。
(2)根据你所作的图像,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
15.在进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实验中:
(1)图1所示实验器材是________(填“计时”“测速”或“测距”)的仪器.其中必须使用4~6
V低压交流电源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刻度尺、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需从图2中选取实验器材:______(此项为多选,请填写相应的字母符号).
(3)实验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3所示是截取了其中某一段纸带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时的情景,其中A、B、C、D、E、F为6个相邻的点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其中计数点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________cm,小车加速过程中E点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16.近年来多次发生高空坠物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于是就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在高为80
m的楼房阳台上,自由释
放一颗质量为50
g的石子,计算:(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1)石子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石子落地的速度是多大?
(3)石子最后1
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
17.如图所示的是某质点运动的v
?t图像,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18.我国首艘装有弹射系统的航母完成了“J-15”型战机首次起降飞行训练并获得成功.已知“J-15”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为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获得的最大初速度为25
m/s,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求:
(1)“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
(2)“J-15”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距离才能起飞?
(3)若航母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母跑道L=160
m,“J-15”仍能从航母上正常起飞,则航母航行速度至少为多少?
19.如图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飞机前端装有d=6
mm的挡光片,跑道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感光装置.图中上方的两个时间表示挡光片经过感光装置的挡光时间,图中秒表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
(1)飞机经过左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
(2)飞机经过右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
(3)飞机的加速度大小.




一、选择题(1~7为单选,8~13为多选)
1.B
解析: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北极的重力加速度小,由
h=gt2知t1>t2。
2.B
解析:研究刘翔比赛时的跨栏过杆技术,要看肢体各部分的动作,不能看作质点,A项错误;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没有考虑队员的形状的大小,所以可以把队员看作质点,B项正确;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不能根据动作给运动员打分,C项错误;乒乓球旋转时不可以看作质点,点是没有空间体积的,谈不到旋转的问题,D项错误.
3.C 
解析:x?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取时间段越短,其平均速度越接近P点瞬时速度,则P点的速度更接近v=
m/s=2.21
m/s,故选项C正确
4.D 
解析:已知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8
m/s,反向踢出时v=-12
m/s。由a=得a=m/s2=-100
m/s2
5.B 
解析:第1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都为正值,因此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第3
s内的速度为正值,第4
s内的速度为负值,因此运动方向相反,B正确;第1
s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都等于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的大小,大小都为x=×1×1
m=0.5
m,C错误;0~2
s内的位移和0~4
s内的位移相同,但由于时间不同,因此平均速度不同,D错误
6.D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两地的位移x=50
km,考虑到公路与铁路都会有一定的弯曲,所以路程s>50
k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0
km/h,考虑到汽车的加速与减速,所以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不一定是50
km/h,A错误;路程s>50
km,所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50
km/h,B错误;高铁的平均速度为===100
km/h,C错误、D正确
7.B
解析:由于质点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由图像可知,t=2
s时,两车相距最远,甲、乙图线相交,速度相同,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甲的斜率为0,乙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5,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C项错误;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D项错误.
8.CD 
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和地球都是运动的,选项C、D正确
9.ACD
解析: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由v=可知车的速度可能不变;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说明车的速度在增加,但加速度的增减情况不确定.
10.CD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是图线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没有反向,故A错误;在第20
s末,甲、乙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不相等,故a甲≠a乙,故B错误;在第30
s末,根据面积法,甲的位移为x甲=(10+30)×20×
m=400
m,乙的位移为x乙=×30×20
m=300
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Δx=(400-300-50)m=50
m,故C正确;刚开始乙在甲的前面50
m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30
s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50
m处,此时乙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再经过2.5
s
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D正确。
11.BD 
解析:由图像可知,A质点和B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4
s时又在同一位置,两质点的位移相等,A项错误;A质点的x?t图线为一倾斜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B项正确;B质点的位移先是增大,然后减小,4
s时位移最大,4
s前后的运动方向不同,C项错误,D项正确
12.ABD 
解析: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m/s2,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m/s2,故A、B正确;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列车减速时,v
?t图像的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轴的上方,C错误;由v=at可得v=×60
m/s=20
m/s,D正确
13.ACD
解析:根据Δv=aΔt,Δt=1
s,Δv=3
m/s,A项正确;某1
s初与前1
s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C项正确;Δt=2
s,Δv=6
m/s,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1)图见解析
(2)正确,xv2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x∝v2
解析:(1)根据x和v2的数据,运用描点法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2)xv2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x∝v2,即x与v2成正比,故猜想正确。
15.(1)计时 甲 (2)AC (3)8.85(8.82~8.87均正确) 1.29(1.27~1.33均正确)
解析:(1)图1
所示实验器材是计时的仪器.其中必须使用4~6
V低压交流电源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即甲.
(2)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刻度尺、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需从题图2中选取实验器材:低压电源A和打点计时器C.
(3)计数点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8.85
cm,D、F段的位移:xDF=11.60
cm-6.45
cm=5.15
cm,则E点的瞬时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DF==
m/s≈1.29
m/s.
16. 【答案】(1)4
s (2)40
m/s (3)35
m
解析: (1)由公式h=gt2得
t===4
s。
(2)由v2=2gh得
v==
m/s=40
m/s。
(3)石子前3
s内的位移x1=gt=×10×32m=45
m
故石子最后1
s内的位移
Δx=h-x1=80
m-45
m=35
m。
17. 【答案】(1)见解析 (2)2.5
m/s2 -5
m/s2
-5
m/s2
解析: (1)在0~4
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且方向始终沿正方向,则质点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4~8
s内,质点的速度始终为10
m/s,则质点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在8~10
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且方向始终为正,则质点做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且方向始终为负,则质点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由a=得:
0~4
s内的加速度a1=m/s2=2.5
m/s2;
8~10
s内的加速度a2=m/s2=-5
m/s2;
10~12
s内的加速度a3=m/s2=-5
m/s2。
18.【答案】(1)5
s (2)187.5
m (3)10
m/s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得,在跑道上加速飞行时间为:
t==
s=5
s
(2)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得,在跑道上加速距离为:
x==
m=187.5
m
(3)设飞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t,在时间t内航空母舰航行的距离为L1,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为v1
对航母有:L1=v1t
对飞机有:v=v1+at
v2-v12=2a(L+L1)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1=10
m/s.
19.【答案】(1)40
m/s (2)60
m/s (3)2
m/s2
解析:(1)飞机经过左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为
v1=
m/s=40
m/s.
(2)飞机经过右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为
v2=
m/s=60
m/s.
(3)飞机经过两挡光片所用时间为10
s
由加速度定义式
a==
m/s2=2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