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植树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植树问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07:1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
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只栽一头,两头都不载三种情况中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学习纸,教具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我们娜娜广告公司开业大吉的日子,猜猜谁是老板?老板想聘请你们来当我公司里的设计师,你们愿意吗?为了庆祝一下我们先来照个相吧。我摆几个pose,你们从我的手势里面观察出了哪些数字?注意老师的问题是数字啊!
设计意图:引入间隔的概念,初步了解手指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课件,公司来业务了,引入第一道例题
教师:好,同学们明白客户的要求了吗?知道什么是每隔5米吗?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明白要求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在你的学习纸上画出设计图来,并写出相应的棵树和间隔数。
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分别找到三种情况的代表,让他们上台展示和讲解。同时教师从旁辅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教具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通过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总结出三种不同的情况
设计图 类型 结论
两端都种 棵数=间隔数+1
一头种 棵数=间隔数
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教师: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式解决了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有了满意的选择方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们探索出这个规律后,能不能来直接求呢,不用画图了,因为有时候数据比较大,画图太麻烦了。我们现在把长度20米变成100米,现在需要多少棵树啊?听清老师的要求,我现在要求两端都种。
(再次加强练习这三种情况的规律)
回归生活 实际应用
教师:同学们都太棒了,我们完成了第一笔业务,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你看业务又来了。
同学们自己在学习纸上把这道题解答出来,并想想它属于植树问题里的哪种类型?找找规律
课堂小结,总结概括
教师: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和植树问题一样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它们分别属于那种类型?
教师:业务完成了,客户们进行了订单反馈,展示照片。再次对本节课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最后再以一个订单引入环形植树问题,为下节课做铺垫,课下让学生们思考这个订单业务怎么完成?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类型 设计图 结论
两端都种 棵数=间隔数+1
一头种 棵数=间隔数
两头都不种 棵数=间隔数-1
课堂作业纸
业务一:亲,我们公司想在楼前的小路上种一些玉兰树,小路长20米,每隔5米种一棵,请设计一些图纸吧!
业务延伸:小路长100米,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能种几棵?
业务二:亲,我们城市要举行一场马拉松比赛,要在途中设置服务站,全程3000米,每500米设置一个,我需要准备多少个服务站呢?
业务三:我想给姐姐布置一下婚礼现场,往舞台两侧的长廊放花篮,长廊长32米,每隔4米放一个花蓝,长廊的两头是舞台 ,我需要准备多少花篮?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一只手张开手指引入,发现生活的间隔,这样引入新课富有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归纳直线上种树胡三种情况时,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探索-归纳-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画一画,摆一摆的操作,亲历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老师一锤定音。
整节课注重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思想的渗透,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
课堂语言还可以再精炼些,简洁些,有些话不必重复太多次,对于课堂衔接设计也需下一番功夫。
本堂课似乎给学生安排好了探究之路,仅仅让让学生按老师预设进行探究,而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