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暑期学情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疫情期间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戴上口罩跟别人交流仍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对方是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2.课堂上老师用“小蜜蜂”扩音器讲课,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小红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手指不断变化按压琴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4.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
6.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不同
D.用硬卡发出的声音不同上快划、慢划
7.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打鼓的人觉得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8.“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10.在描述声音的特性时,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个所指特性不同的是( )
A.震耳欲聋
B.声如洪钟
C.曲高和寡
D.鼾声如雷
二、填空题
11.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琪演唱了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他在演唱歌曲时,他的声带______发出了声音。除夕之夜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电视节目,晓丽同学不用直接看电视,只听电视的声音就知道是谁在主持节目,她是通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
12.京剧有“国剧”之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胡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武场以鼓板为主奏乐器,鼓板为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的组合,鼓皮绷的越紧,其发出声音的______越高;能区分开鼓和板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13.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不同。
14.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例如“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_____(选填“笛管”或“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出是钟声的。
15.“摸瞎”是涡阳地区传统儿童游戏: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其他小朋友的位置,抓住他并说出是哪位小朋友,如图所示。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判断出其他小朋友离他距离的远近。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___有关;实验中,教室后排的同学听到音叉的声音比较小,这说明响度还与___________有关。
17.幽静的林间小路上,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笛声因为笛管内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笛声是通过
______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笛声时强时弱,是指笛声的______特征在不断变化。
18.“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而发出的;在乡间小路上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确定是铃声是根据其______来判断的。
19.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______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手压住塑料刻度尺时,没有紧靠到桌边,会同时听到塑料刻度尺_______产生的声音和敲击_______发出的声音。
(2)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_______,听到声音的_______较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相同,_______不同。
(4)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_______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22.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1:该特性与哪个因素有关?响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情景2:
该特性与哪个因素有关?音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情景3:该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音色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3.某同学利用小鼓研究“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小鼓放在距离自己固定的位置不动,用鼓棒敲击鼓面,然后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弹跳的高度和声音的强弱。并用照相机将小球跳到最高点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如图所示。已知(a)图是用最小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弱;(c)图是用最大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强。
通过以上的实验请你归纳总结。
(1)敲击鼓面,鼓发出声响,泡沫粒跳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
(2)由以上实验可以归纳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具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C
4.C
5.B
6.A
7.C
8.B
9.C
10.C
11.振动
音色
12.振动
音调(频率)
音色
13.音调
响度
14.管内空气柱
音色
15.响度
16.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17.振动
空气
响度
18.振动
空气
音色
19.音调
响度
20.响度
空气
21.振动
桌面
较大
响度
响度
音调
幅度
音色
22.振幅
频率
材料
23.振动
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