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暑期学情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的是( )
A.建隔音墙
B.禁止鸣笛
C.在耳孔内塞棉花
D.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
2.下列实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洗牙
B.利用超声波碎石
C.声控灯听到声音变亮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4.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B.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5.“五一”期间,某景区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喧闹的游客进行劝导:“请不要高声喧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工作人员利用声音向游客传递信息
C.“请不要高声喧哗”,“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8.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9.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大气污染
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10.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二、填空题
11.除夕夜的鞭炮声是鞭炮爆炸时引起空气的______产生的,近年很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2.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______声波交流。
13.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
(选填“能量”或“信息”)。
14.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15.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模仿周杰伦的声音轻声歌唱,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华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小华“捂住耳朵”这个动作,是在___________处控制了噪声。
16.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发现昆虫(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次声波”)。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17.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功能。医院里禁止喧哗,是为了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8.2020年11月27日百色市平果市、田东县交界处发生4.5级地震。地震观测站是利用______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而工业生产中声纳探伤则是利用______
(均选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
19.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0909m,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潜水器利用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定位;这种声波人耳是____(选填“听得见”或“听不见”)的。
20.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___________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次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___________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三、解答题
21.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实验:
(1)设计实验:把声源放入鞋盒中,分别用不同的材料盖住,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出正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现有的声源有音叉和机械闹钟两种,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本实验应当在______(选填“噪声较小的室内”或“室外操场上”)进行为宜.
(2)收集证据: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海绵
听不见声音时离声源的距离/米
5.2
1.2
2.8
3.7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上表中第一列空白处应填入的项目是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用来作隔音墙装修的材料是_______;
(4)小明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以外,可能还有材料的
________.
2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一:敲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实验二: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三: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给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牛皮纸,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
实验一和实验二主要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实验三主要说明______。
答案
1.B
2.D
3.B
4.C
5.B
6.B
7.D
8.A
9.B
10.C
11.振动
声源
12.次
13.振动
信息
14.声源
响度
空气
15.噪声
人耳
16.超声波
真空
17.响度
信息
声源
18.次声波
超声波
19.超声波
听不见
20.振动
真空
21.机械闹钟
噪声较小的室内
吸音性能
聚酯棉
厚度
22.振动
声波能传递能量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