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
第1节
温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冻(冷)死了!
热死我了!
请各用一句简短的话描述甲、乙同学此时的感觉。
乙:
甲:
导入新知
固体的热胀冷缩
气体的热胀冷缩
自制液体温度计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100
100℃
0℃
0
每一小格
表示1
℃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0℃和
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合作探究
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
氢弹爆炸中心
达5×107
铅的熔点
328
冰箱最低温度-18
太阳表面
约6000
焊接用烙铁
达250
水银凝固点
-39
钨的熔点
3410
高压锅内的沸水130
我国最低气温-52.3
白炽灯泡灯丝
达2500
沸水的温度(
)
地球表面最低气温-88.3
铁的熔点
1535
酒精沸点
78
酒精凝固点-117
煤气灯火焰
约1100
地球表面最高气温
63
液态氧沸点
-183
金的熔点
1064
人的正常体温
(
)
液态氢沸点
-253
火柴的火焰
约800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绝对零度
-273.15
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量程。
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
玻璃外壳
细管
玻璃泡
刻度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家庭用寒暑表
医用体温计
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家庭用寒暑表
医用体温计
活动
比较三种温度计
相同点?
不同点?
项目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构造
原理
单位
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
都是由玻璃外壳、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度
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
项目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用途
构造
玻璃泡内
的液体
-20℃
—
100℃
35℃—
42℃
-25℃—50℃
1℃
0.1℃
1℃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煤油
水银
酒精
℃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温度计的使用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
分度值
110℃
-20℃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想想议议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908070605040302010
908070605040302010
将测不出温度
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
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玻璃泡未全浸入液体中
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B
D
C
A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应留在被测液体
偏大
偏小
正确
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
甲
乙
丙
(俯视)
(仰视)
(平视)
0
10
记作-4
℃
读作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量程;
分度值。
一不:
四要:
二看:
缩口
通过
断开
水银膨胀能
缩口升到直管内。
测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读体温时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特别
注意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1、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以
为0oC,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4、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量程和
。
5、如右图,量程是
,分度值是
,现在表示的温度是
。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冷热
液体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分度值
-30
℃
~120
℃
2
℃
28
℃
100
℃
巩固新知
1.温度
2.温度计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
液体、刻度及符号
使用方法:二看、一不、四要
3.体温计
构造特点: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测量工具: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归纳新知
1.如图甲所示,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是____态的水,空气中的水蒸气是____态的水,如图乙所示的冰和雪是____态的水。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
液
气
固
物态变化
课后练习
2.蜡烛点燃后,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在起风的时候,“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凝固
B.只有熔化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D
3.(2018~2019·河南期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_______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__。
(3)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萘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第15
min时,试管中萘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
受热均匀
慢
秒表
晶体
15
固液共存态
4.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石蜡
C.玻璃
D.海波
D
5.(2018~2019·郑州二中期中)如图甲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如图乙所示为该金属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金属“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
晶体
6.北方冬季贮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如图所示),以防止地窖里的菜冻坏。这是因为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____________成冰,在此过程中,水会__________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避免冻坏蔬菜。
凝固
放出
7.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吸收
熔化
8.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268
℃时,氢是固态
B.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
C
固态氢
-259
℃
固态酒精
-117
℃
固态水银
-39
℃
金
1064
℃
钢
1515
℃
钨
3410
℃
9.(2018~2019·驿城区期中)(双选)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不变
AD
10.(2018~2019·孟津县期中)如图所示,小华使用热熔胶枪进行小制作,胶体经加热后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为液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选填“吸”或“放”)热。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种热熔胶属于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
吸
非晶体
11.如图所示,民间艺术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熔化
放出
12.如图所示,医生对高烧病人的应急治疗方法是让病人躺在床上,将冰袋放在额头上,通过冰的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来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降低体温。冬天,护路工人常向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除低”)冰的熔点的方法。
熔化
吸收
降低
13.(2018~2019·郑州外国语中学期中)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0
℃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或“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0
晶体
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4)如图所示,把盛有固态该物质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固态该物质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该物质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该物质____。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C
14.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