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同步练习含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4 08: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
一.选择题
1.以下两个物理量:①密度,②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只有①
B.①②均可以
C.只有②
D.①②均不可
2.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变大、温度不变
B.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大
C.比热容不变、温度不变
D.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  )
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
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
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
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
4.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液体进行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甲和乙的初温相同
5.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2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6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甲杯中水和A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10℃,乙杯中水和B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20℃,不考虑热损失,则
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1:3
B.3:5
C.1:2
D.4:9
6.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在相同时间内(  )
A.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C.水和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
B.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103J/(kg?℃)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t2=2t1,c甲=2.4×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表示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2.4×103J
B.乙的比热容为1.2×103J/(kg?℃)
C.都加热时间t,乙吸收热量比甲吸收热量多
D.因甲和乙的沸点相同,故甲和乙的吸热能力相同
9.小明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水、沙子、铁和铝,降低相同温度,铁放出的热量最多
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
C.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水的比热容最大,根据这一特性,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
10.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1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水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4.2×103J的热量
B.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
C.水和砂石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D.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都升高1℃,煤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二.填空题
11.若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4×104J,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J/(kg?℃);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
 
 (选填“有关”或“无关”)。
12.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温度变化之比是 
 。
13.在“母亲节”这一天,小冯同学为妈妈包了一碗香喷喷的饺子,然后用盆子装了5kg的水,将装饺子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小冯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大。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升高到25℃,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14.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为散热剂是因为水的
 
 较大,水冷的原理是通过流动的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组成)包裹缸套和缸头,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发动机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动机的水箱内装有质量为15kg的水,当温度升高10℃吸收
 
 J的热量[c水=4.2×103J/(kg?℃)]
15.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加热,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5min内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沙子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由此测出沙子的比热容是 
 J/(kg?℃)。
物质

沙子
起始温度
19℃
19℃
同时加热5min后的温度
29℃
61℃
三.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将甲、乙两种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不同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若乙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甲的比热容为 
 J/(kg?℃)。
1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填“体积”或“质量”)。
(2)加热2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甲液体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的时间长,能否仅由此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
(3)根据以上实验,在当时的情况下,若将100mL、30℃的水加热到沸腾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因为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和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用密度和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故选:B。
2.解:A、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B、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比热容增大;故B错误。
C、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故C错误。
D、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比热容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3.解:由热量公式Q=cm△t得,△t=,
知道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但不知道二者质量关系,所以无法比较降低温度的关系。
故选:D。
4.解:由题干知加热器的功率相同,则由W=Pt与Q吸=W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且Q吸=Pt(公式1);
由吸热公式Q吸=cm△t=cm(t2﹣t1)和Q吸=Pt变形可得(公式2);
A.由公式2可知,在加热时间与质量一定情况下,比热容越小,液体升温越大。由图像知相同时间内甲液体升温大,故甲液体比热容小于乙液体比热容,故A错误;
B.由公式2可知,在加热时间与质量一定情况下,比热容越小,液体升温越大。由图像知相同时间内甲液体升温大,故甲液体比热容小于乙液体比热容,故B正确;
C.由公式2可知,在加热时间与质量一定情况下,比热容越小,液体升温越大。由图像知相同时间内甲液体升温大,故甲液体比热容小于乙液体比热容,故C错误;
D.由公式2可知,图像的纵截距表示液体加热前的初始温度,结合图像可知乙液体的初始温度比甲液体高,故D错误。
故选:B。
5.解: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60℃﹣10℃=50℃,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A吸收的热量Q吸=cAmA△tA,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AmA△tA,代入相关数据得:
c水m水×10℃=cAmA×(50℃﹣20℃)
cA=×;
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60℃﹣20℃=40℃,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
B吸收的热量Q吸=cBmB△tB,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t水=cBmB△tB,
代入相关数据得:
c水m水×20℃=cBmB×(40℃﹣20℃)
cB=;
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
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
故选:A。
6.解: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Q=cm△t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解:A、由图可知,加热20分钟水的温度升高60℃,根据物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知,若加热10分钟水的温度升高30℃,若不计热量损失,
则0~10min水吸收的热量为:
Q水吸=c水m水△t水=4.2×103J/(kg?℃)×2kg×30℃=2.52×105J,故A不正确;
B、由题意知,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在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无热量损失,则物体在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即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相等,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及图可知,0~10min内物质甲的温度升高60℃,0~10min内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为2.52×105J,
故甲的比热容为:
c甲===2.1×103J/(kg?℃),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解:A.物质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而甲的比热容表示的物理意义没有说出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用相同的加热器对甲和乙加热,说明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t2=2t1则Q甲=2Q乙,由Q甲=C甲m甲(t2﹣t1),Q乙=C乙m乙(t2﹣t1),因为m甲=m乙,所以甲吸收的热量
Q甲=C甲m甲(t2﹣t1)=2.4×103J/(kg?℃)×m甲×(t2﹣t1)=2C乙m乙(t2﹣t1),解得
C乙=1.2×103J/(kg?℃),故B正确。
C.相同的电加热器,都加热相同的时间t(不计热量损失),甲和乙吸收热量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的吸热能力跟跟物质的种类、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与沸点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解:
A、由于水比沙子、铁、铝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水、沙子、铁和铝,降低相同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大于沙子、铁、铝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由于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由Q=cm△t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水比沙子升温小,故B错误;
C、由Q=cm△t可知,因为不确定铁块和铝块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铁块和铝块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错误;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则降低相同的温度,根据放热公式Q=cm△t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D正确。
故选:D。
10.解:A、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选项A中没有给出质量多少,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B正确;
C、根据Q放=cm△t可得△t=,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放出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故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少,故C错误;
D、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由Q吸=cm△t可知,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较多,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解:由Q=cm△t可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0.46×103J/(kg?℃),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的大小均无关。
故答案为:0.46×103;无关。
12.解: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即=,
乙的比热容是甲的,即=,
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即Q甲=Q乙,
则它们温度变化之比为:
====。
故答案为:1:6。
13.解:(1)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热多,冷却效果好,所以,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就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5kg×(25℃﹣20℃)=1.05×105J。
故答案为:比热容;1.05×105。
14.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做为散热剂,冷却效果好;
(2)水冷的原理是冷却液从缸套和缸头吸收热量,使缸套和缸头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使发动机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3)15kg的水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4.2×103J/(kg?℃)×15kg×10℃=6.3×105J。
故答案为:比热容;热传递;6.3×105。
15.解: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加热,在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则5min内水吸收的热量=沙子吸收的热量;
加热5min,水升高的温度为:△t水=29℃﹣19℃=10℃,沙子升高的温度为:△t沙=61℃﹣19℃=42℃;
在相同时间内,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沙子的比热容为:
c沙====×4.2×103J/(kg?℃)=1×103J/(kg?℃)。
故答案为:=;1×103。
三.实验探究题
16.解:用相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由图可得,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从0℃升温到60℃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分别为10min和20min,即m甲=m乙,△t甲=△t乙,,根据c=可得,=×4.2×103J/(kg?℃)=2.1×103J/(kg?℃)。
故答案为:等于;2.1×103。
17.解:(1)要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本领,需要取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3)甲和乙相比,在达到相同温度时,乙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说明它吸收的热量更多,因此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质量;(2)等于;(3)小于。
18.解:
(1)根据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则温度计示数为98℃,即水的沸点为98℃;
(2)要通过物质吸热的多少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必须控制两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虽然实验中水和食盐水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但食盐水的沸点高,则加热到沸腾时食盐水升高的温度多,所以不能通过加热时间(即吸热的多少)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3)由ρ=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00×10﹣6m3=0.1kg;
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0.1kg×(98℃﹣30℃)=2.856×104J。
故答案为:(1)98;(2)不能;(3)2.856×104。
APP
公众号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