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地位和影响:
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和影响: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
(1)内容: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确立: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2017年,中共十九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写入宪法:2018
年3
月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探究一: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强调“走自己的道路”,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提出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探索,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都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2)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3)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2.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3.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1)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2)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3)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好声音。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发展新型国际关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4)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同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中展开新的画卷。
2.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诸如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2)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3)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3.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1)“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论,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
(2)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探究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则材料的理解。
材料:
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答案提示: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都积极探索国家的出路。但所有挽救危局的努力,都没有真正使国家和人民得到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