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腊八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ì zi huā shēng rén tuò mò dū nāng
21717067310147002556515450016167937326627267937
14039853041653159278304188324485304165rú rú huáng mèn jī kuì zi
二、下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油腻(nì) 嘟囔(dū) 腊肉(là)
B、肿胀(zhǎng) 沸腾(fèi) 孥孥(bú)
C、锅铲( chǎn) 搁置(gē) 栗子(sù)
D、唾沫(tuò) 焖饭(mèn) 奈何(nài)
三、比一比,组词语。
腊( ) 熬( ) 缸( ) 咽( ) 匙( )
借( ) 傲( ) 红( ) 烟( ) 题( )
搅( ) 稠( ) 肿( ) 褐( ) 脏( )
觉( ) 碉( ) 仲( ) 喝( ) 桩( )
四、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心事惊喜,
你能照样写一写吗?
一衣带( )落石( )生入( )里逃( )离死别
牛鬼蛇( )通文( )快人( )口如( )览无余
手无寸( )证如( )清水( )而不( )事求是
虎口余( )死存( )羊补( )不可( )门而入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照样子写句子)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3、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改为肯定句)
六、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借八粥》是作家 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 的亲情,表现出
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 和对家庭亲情的 。
2、八儿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 到 到 。
再到 。
3、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 、 、 的描写,刻画了一个
的儿童形象。
4、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 、 两件事,其中 这
件事定得详细。 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
是 。
七、课内阅读。
往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 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么浓身躯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地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想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下海时才准 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才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样子还不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是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报的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搅和—( ) 浓稠—( ) 松劲—( ) 资格—( )
2、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往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地叹气还在继续。 ( )
3、八儿看到腊八粥的时候是什么表现?突出了怎样的心情?
4、八儿知道吃粥的时候后有什么表现?写出了八儿怎样的心情?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栗子,花生仁,唾沫 嘟囔 孥孥 黄燜鸡 筷子
二、选正确读音。C
三、组词。腊肉 ,借还,煎熬,骄傲,水缸,红色,咽喉,香烟,钥匙,问题
搅和,睡觉,浓稠,碉堡,红肿,仲春,褐色,喝水,脏水,木桩。
四、补充成语。水,出,死,生; 神,大,心,一; 铁,山,秀,实;
生,亡,牢,破;
五、1、小鸟在树枝上快乐地歌唱。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用什么法来反抗。
3、这真是奇怪呀。
六、根据课文填空。1、沈从文,浓浓,熟悉,怀念。
2、喜疯了,着急, 要哭子,看到腊八粥的喜悦。
3、动作、心理,语言,天真活泼。
4、人们的普遍心理,八儿想吃腊 八粥。八儿想吃腊八腊,人们对腊 八粥的普遍心理。
详细得当,突出主题。
七、阅读理解。1、搅拌,黏稠,泄气, 资历。
2、(1)夸张,(2)拟人
3、高兴、喜悦,想吃腊八粥。
4、着急,想哭了,想吃腊八粥的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