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借助点子图,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神奇的点子
师:神奇在哪儿呢?请看点一下(变成苹果),再点一下(变成小熊),继续点(变成了书)
师:看来,在数学当中,可以用点子图(板书:点子图)来代表任何东西。使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师:昨天,我到书店买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我们知道点子可以代表书,那这里的1套书14本,就可以用一
行14个点子来表示。2套就几行点子来表示呢?
生:2行点子(课件出示2行)
师:它表示几个几?
生: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2
师:你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生:先算4×2=8,再算10×2=20,最后算20+8=28
师:对,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
生:笔算
师:列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怎么算呢?
生: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8,再用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计算出14×2=28,哪种方法算起来更快?
生:笔算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指着口算):计算时,我们先把14怎么样?
生:分成10和4
师:对,就是先把数分小了再进行计算,然后再把两步的积怎么样?
生:加起来
师:对,这就是(板书: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板书:转化)成旧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师:现在每套书有14本,钟老师买了10套,用点子图该怎么表示?谁来说一说?
生:每行14个点子,一共有10行
师:那这1 0行就表示几套?
生:10套
师:怎么列式?
生:14×10=140
师: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什么数?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那要是钟老师现在买了12套,点子图又该画几行?
生:12行
师:它表示求几个几?
生:12个14
师:怎么列式?
生:14×12
师: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
生:大约等于140
师:它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不能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来呢。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活动要求,把12套书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圈一圈,然后列算式算一算。请大家4人为一小组,开始吧。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分好的小组请用行动来告诉老师你们分好了。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汇报:①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把12套书分成两部分,先算10套,14×10=140再算2套,14×2=28最后算140+28=168就是把两部分的积合起来。
师:哪些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哪些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②14×4=56 56×3=168
把12套分成3个4套,先算4套,14×4=56,再算3组这样的4套56×3=168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
③14×6=84 84×2=168 …….
师:(小结)这些作品虽然分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先把其中一个因数分小了,然后再合起来,(或者:用到了先分后合的方法)
师:对,就是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2套书先分成几部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然后都是把几部分合起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生:先算10套,再算2套那种。
师:对,就是这种,因为这样分后更容易口算。
师: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这种分法是怎么分的?
师:好,说完的同学请快速的坐好。
师:刚才结合点子图,我们可以口算出14×12=168以外,还能列竖式计算吗?
生:能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列竖式计算吧。(板书:笔算乘法)
师:好,请大家结合这种分法先独立思考,再在草稿本上试着列竖式算一算,计算之后再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2乘4等于8
师:8表示?(生:8个一)写在(生:个位上)
师:再算?
生:2乘十位上的1等于2个十
师:2写在(十位上)
师:也就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再怎么算?
生:先用十位上的1去乘个位上的4等于4
师:4表示?
生:4个十
师:4就写在(生:写在十位上)
师:那这里个位上的0还写不写呢?
生:可以不写(师板书:个位上的0不写)
师:接下来再怎么算?
生:十位的1去乘十位上的1
师:等于?(生:100)表示?
(生:1个百)1写在(生:百位上)
师:对,也就是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师:那接下来又该怎么算?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个位相加等于(8),十位相加等于(6),百位相加等于(1)
师:这一步的28是怎么得到的?
生:28是14×2得到的,(师板书:14×2的积)
师:(指着第二步)这一个数又是怎么得来的?
生:它是14×10的积
师:最后怎么算的?
生:把二步的积加起来
师:其实就买书这件事来说,28表示求几套书的本数?(2套)
师:140又表示几套书的本数?(10套)
师:看来,我们的竖式也是采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14×12先转化成两位数成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再合起来得到最后得数。
师: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几?(4)等于(8)
师: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用2乘的几?
生: 2×10=20
师:那算第二步的时候,先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几?(4)
师:也就是什么乘什么?(10×4=40)
师:再用十位上的1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什么乘什么?
生:10×10=100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在点子图上找一找每个乘法算式对应的位置呢?
生:能
师:第一个2×4=8在点子图上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右上角
师:2×10=20在图上又表示求的哪个部分?
生:左上角那个部分
师:10×4=40,又表示哪个部分?
生:右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10×10=100呢?
生:左下角那个部分
师: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竖式计算的过程,我们第一步先算的什么?第二步再算的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算的?
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把两步的积加起来。
师: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
生:知道了
练习巩固:
师:那如果不是14×12,而是其他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还能计算吗?
生:能
师:好,现在大家练习一下答题单上的做一做这几道题吧。
师:请大家一大组算一道题,看哪个组的同学算的又快又准确
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算一算?
师生集体评价,选一题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其余3题集体评价。
师:第一组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生:先分后合转化的方法
师:对,通过点子图利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下来以后能学以致用。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最该注意的?
生: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时,结果的末位一定要与十位对齐。
师:咱们再来帮啄木鸟治一治病吧!请大家在答题单上判断一下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师:敢不敢接受今天的终极挑战?
师:猜一猜水果下面藏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