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4 17: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Ⅰ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描写劳动场景的上古短歌。《吕氏春秋》中所载“葛天氏之乐”中有“遂草木”、“奋五谷”、“总禽兽”等内容,用乐舞形式反映先民狩猎、牧畜和耕种等劳动生活的内容。该材料可以说明
A.生产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 B.文学艺术与生产劳动紧密相关
C.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历程 D.文艺创作是对生产劳动的讴歌
2.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一主张
A.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B.奠定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
C.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D.推动各家学说的相互交融
3.下表是摘自于《后汉书》的资料,材料表明东汉后期
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连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卷8
建宁四年(171年)“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熹平二年(173年)“使使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179年)“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A.“天人感应”影响深刻 B.政府积极应对疾疫发生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D.朝廷重视医药学的发展
4.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炼丹又礼佛。这一现象
A.决定了唐代诗人风格的多样 B.体现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C.反映三教并立与渗透的现状 D.影响了诗人们创作的水平
5.《宋史·选举志》载:“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庠序(学校)如传舍(旅店),目师如路人。”材料中作者
A.肯定政府大兴文教的举措 B.鼓励私学以扭转官学流弊
C.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D.强调官学立德育人的方向
6.苏轼的诗句“能文不求举,善画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其所表现的是宋代知识分子
A.多彩的生活 B.写实的风格
C.个人的情感 D.入世的情怀
7. 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上,人称“祝半城”。朱熹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丰厚。这表明南宋时期
A. 商业繁荣促进文化的发展 B. 工商业市镇的新发展
C. 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D. 印刷技术的日臻成熟
30092651593858.右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
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C.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9.元曲名家马致远写的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风格 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士人归隐山林的价值取向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10.“尽管任何危险都吓不倒我,可是一想到火药和铅弹可能会夺走我依靠臂膀的力量和短剑的锋刃在这世上扬名的机会,我就不禁火冒三丈。”(《堂吉诃德》片段)材料表明
A.火药西传带给西欧旧势力以强烈冲击
B.火药西传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的秩序
C.先进技术作用的发挥受制于社会环境
D.中国古代文明在西欧得到广泛的运用
11.明代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故事片段:阿寄是浙江徐家的一名老仆,主人去世后,阿寄为复兴徐家家业而出门经商,获利丰厚而他却分毫不取,一直以仆人自居。阿寄去世后,官府对其予以旌表。材料表明
A.政府鼓励民间商业的发展 B.市民阶层精神追求的新变化
C.江浙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 D.官方重视维护传统价值观念
12.抗战期间,国共军队在忻口战役、徐州会战中共同抗敌,一起开办了南岳游
击干部训练班。周恩来还担任国民党军委政治部副部长,负责开展抗战文化宣传
工作。中共在武汉、重庆等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保持与国民党的联络和互通军情。
这主要表明
A.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基础 B.中共积极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
C.军事合作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D.国共合作抗日的形式具有多元性
13.下图是创作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幅版画。图片中呈现的历史事件
-825593980
图1 《村选大会》? ? ? ? ? ? ? ? ? ? ? ? ? ? ? ? ? 图2 《减租会》
A.巩固和扩大了民族统一战线 B.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导致了国民党在政治上空前孤立
毛泽东在某一军事行动后发表了以下言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
了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现在,人民解放军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这一军事行动是
755651270
A? ? ? ? ? ? ? ? ?B C ? ? ? ? ? ?D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
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大会议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首脑会议
16.据聂荣臻回忆:“一九五九年苏方向中方要的资料为前五年总和的百分之一百八十以上。而且过去要的多是些中医、种子、手工业等传统技术,一九五九年起,要的绝大多数是工业新技术、尖端技术和我国的重要资源、重大工程项目的资料”。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B.苏联工业化深受体制阻碍
C.中苏合作前景不容乐观 D.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巩固
17.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一段描述: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
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该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 ”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8.1972年2月26下午,周恩来陪尼克松夫妇游览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次日,
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下列不属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双方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双方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C.美国承认海峡两岸一个中国
D.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唯一合法政府
19.1972年11月,第27届联大投票通过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关于同意中国意
见的决议。决议规定,香港、澳门不属于殖民地范畴,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
题,联合国和他国无权干涉,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应由中国和英国、葡萄牙
交涉谈判解决。该决议
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升
B.成为了解决港澳问题的法理依据
C.意味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说明民族独立事业得到广泛支持
20.对“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共识 ”属于公共外交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始于公共外交
C.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相互影响 D.各国政府外交的原则是开放兼容
21.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改过去只对外援助的做法,开始接受外来援助,来
自世界银行、日本、西欧的援助大量流入中国。据统计,“六五计划”期间,中
国就得到了30-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国内经济困难无力对外援助 B.外交开始突破意识形态影响
C.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破产 D.务实理性外交利于国内发展
22.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明确为重要的立法任务;此后立
法机关逐步对原有民法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规则进行纠正,并补充必要的
规则;2017年民法总则获全国人大表决通过;2020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些举措
A.为社会主义民主初步建立奠定法律基础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需要
C.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D.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和法律化
23.泰勒斯的学生毕达哥拉斯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的本质,数构成了现实的每一部分,有些数字甚至和神一样神圣,毕达哥拉斯本人也被追随者们当成神来崇拜。这反映了古希腊
A.人文精神开始觉醒 B.科学探索取代宗教迷信
C.重视人的社会价值 D.人的自主意识有所萌发
375666011366524.右图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雕塑“维纳斯”,
该作品精心描绘了女性的体态美。其产生的原因应是
古希腊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文化饱含人文精神
理性与艺术相协调
宗教氛围十分浓厚
25.15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辈出的时代,几乎所有文化名人都会在多个领域获得非同凡响的成就。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天主教会权威动摇 B.个性自由思想解放
C.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D.理性精神全面开花
26.16世纪后期,教皇保罗三世及其继任者推动了耶稣会的成立,耶稣会成员将自己看作耶稣的战士,致力于消除教会中的弊端和恢复教会纪律,甚至通过优秀的教育体系吸引了许多新教徒的孩子。耶稣会的活动
A.使教会摆脱宗教改革的影响 B.促进政教合一民族国家形成
C.间接导致教权的进一步下移 D.推动欧洲宗教矛盾的复杂化
27.1871年,马克思在接受《世界报》采访时指出:国际工人协会没有规定政治运动的固定形式。次年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也谈到工人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这表明当时的马克思
A.已放弃暴力革命道路 B.提倡议会斗争形式
C.承认各国国情多样性 D.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28.以下是不同资料中对1917年10月25日当天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确定的史实是这一天
资料来源
具体记录
电影《列宁在十月》
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冒着枪林弹雨高喊“乌拉”冲向冬宫。
前敌总指挥托洛茨基自传
我们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城里重要的地方……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整个机关。
列宁为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起草的决议
苏维埃特别强调群众在这次罕见的不流血的和异常顺利的起义中表现的……精神。
A.发生了武装起义 B.沙皇专制政府垮台
C.苏维埃俄国诞生 D.俄国顺利退出一战
29.1972年3月,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读卖新闻》上刊登了一则笑话,大致内容是:熊猫去美国/孩子问:不来日本吗?/妈妈答:佐藤(时任日本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该笑话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社会希望改善对华关系 B.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C.中国对日释放改善关系意愿 D.日本政府改变外交方针
30.根据下表(即“漫威在冷战期间创作的英雄与相关情节简表”)信息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英雄
黑寡妇
绿巨人浩克
神奇四侠
钢铁侠
相关情节
利用美色打入美国社交圈盗取情报的苏联特工
苏联间谍在实验室搞破坏,使伽马射线辐射科学家班纳,班纳变异成绿巨人
在月球大战红色魔鬼、超级猿猴等苏联间谍
第一次出场就是被越共囚禁并遭遇越军猛攻
A.艺术作品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美苏在文化领域相互攻击
C.美国社会反苏恐苏的情绪高涨 D.美国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其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人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6分)
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6分)
32.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2分)
-35915601290955湖南浏阳农民协会自办银行发行(中华民国十六年印)
湖南浏阳农民协会自办银行发行(中华民国十六年印)
-1962151314450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印)
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印)
-1618615132207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
-685801054101785620781053342005128905
请任意选取图中两种货币,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可从时代背景、历史作用、史料价值等角度予以说明。要求:论述符合逻辑。)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的社会有机体论指出,人类活动和思想的整个范围,给人生的每个方面都留有地位,但同时又被分派在一个有秩序的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义务和公共利益是核心,人天生是政治和社会的动物,任何个人都必须生活在家庭、社团、教会和国家中。人的自身目的只有在来世才能达到,并完全得于沉思。
——摘编自阿奎那《神学大全》
材料二:马丁·路德率先提出了“天职”概念,即上帝希望个人完成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加尔文则认为劳动是上帝的旨意,是增加上帝荣耀的重要途径。教徒们通过辛勤劳动、节俭和摒弃享乐等方式增加财富,财富既能增加上帝的荣耀,又能实现自我的救赎。新教徒们遵循严格的职业道德,关注现世生活,将宗教信仰转化为经济冲动,从而取得事业成功。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宗教伦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教伦理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教伦理在近代早期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它呈现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际行为体为代表的多极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与会晤……史称雅尔塔体系。是大同盟内部相互妥协(或者说“合作”)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达成的政治交易。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主要成就简表
时间
外交成就
1991年
1991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APEC。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1年
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3年
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时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2015年
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格局影响(8分)
重庆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1-5 B A B C D 6-10 C A C B A 11-15 D D A A A
16-20 C C D B C 21-25 D B D B B 26-30 D C A A C
31.(18分)
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强调纲常的永恒性。(每点1分,三点3分)影响: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每点2分,两点3分)(共6分)
提出了与近代民权思想类似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治;提出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实现舆论监督;承认人们有权追求个人利益;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等。(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2分)

(14分)
不同:旧教伦理强调集体利益,注重等级秩序;新教伦理以个人为本位,追求个体价值和财富。(2分)
背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教会蒙昧、禁欲思想阻碍社会进步;新兴民族国家兴起,王权对教权形成挑战。(每点2分,三点得6分)
(2)作用:有利于近代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教会权威,促进思想解放;影响了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宗教观的形成。(每点2分,三点得6分)
34.(16分)
(1)相同:都涵盖了当时全球的主要大国;都是大国间既妥协又斗争的产物;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色彩明显。(每点2分,三点6分)
不同:一战后体系以欧洲大国为主导;二战后体系以美苏为主导。(2分)
(2)特点: 坚持和平外交方针;致力于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和主导新型国际关系格局的构建;(每点2分,两点4分)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每点2分,两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