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 案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掌握三国末年至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时空观念:知道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与地理区位,读懂相关的历史地图信息。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实证的观点,阅读“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4.历史解释: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观念:了解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重点:1.江南地区的开放;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3.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民族融合与分裂割据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2.北魏孝文帝改革
探学新知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西晋
(1)西晋的沿革: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2)少数民族内迁
①时间:自东汉到西晋。
②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
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东晋的沿革: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年,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东晋灭亡。
(2)士族专权
①“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420年,刘裕建立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
(1)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内容: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2)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
(1)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前提a.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b.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②措施:a.迁都洛阳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B.改穿汉族服饰,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深化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的典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北史?魏本纪》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二年,“初令五经群书各置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北魏汉化运动进入高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改革,包括推行新制度、改姓氏、用汉语、迁都城等,进一步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田照军、肖岚《魏晋南北朝儒学刍议》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修律,加重了对不孝罪的处刑,创制了存留养亲的办法。孝文帝经常躬自断狱,还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继位后政治上“推行新制度”的成就及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司法改革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改革的显著特点。
1.答案:(1)趋向:从秦国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
作用: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2)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参与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
影响: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2.答案:(1)成就:俸禄制;三长制。意义:吏治有所好转;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权。
(2)措施:制定成文法;加强司法监督。特点:全面学习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法治国。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实行俸禄制、三长制。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吏治有所好转,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权。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二“多次修律”得出制定成文法;据材料二“经常躬自断狱,还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得出加强司法监督。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改革”得出全面学习汉族文化;据材料一“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得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据材料二“修律……躬自断狱……进行监督”得出以法治国。
随堂训练
1.下表摘编了一些古籍中关于三国时期东吴之地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东吴地区( )
出处 内容
《吴志?鲁肃传》 孙吴“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吴都赋》 建康(今南京)“富中之虻,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东吴之地“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国税再熟之稻”
《吴书?钟离牧传》 钟离牧有田二十亩,年获六十斛米,平均「每亩可达三斛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经济得到开发
C.耕作技术全国领先 D.贫富差距缩小
2.东晋时“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后南朝宋刘裕代晋自立为帝后,被后人称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门阀士族地位动摇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科举制度开始推行 D.宦官外戚交替执政
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南方地区比较安定 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4.“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5.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
A.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中原 B.形成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C.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 D.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
6.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
A.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过程
C.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三国时期东吴地区的农业和商业发展,社会财富有所增长,说明当时东吴地区经济得到开发,故选B项;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三国时期,经济重心依然是在北方,东吴地区的耕作技术并没有领先全国,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三国之前该地区的贫富情况,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东晋门阀士族的衰落。东晋皇帝由门阀拥立,门阀政治达到顶峰,皇帝没有实权,“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南朝刘宋皇帝刘裕自立,重用寒族,打击世家大族,因此出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象,A正确;材料主旨是门阀士族的衰落,与地方割据势力无关,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制,排除C;材料中涉及的是门阀士族,与宦官外戚不同,D排除。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A项正确。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和南方地区比较安定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两项。“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不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艺术。A项,中原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日渐消亡”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由材料可见,自汉至隋,清乐在发展之中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由汉代乐府的俗乐转变为雅乐,不同地区的清乐再与“羌胡之声”、江南音乐融合,逐渐成为“华夏正声”。由此可见,魏晋以来,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B项正确。C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与题意“清乐”这一文化形式不符。故C项错误。D项,材料并未涉及各文化在南北朝时期流行程度的对比,无法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答案:D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过程,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