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 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探学新知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先后建立霸权,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族,在频繁来往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纷纷改革变法。
(2)代表——商鞅变法
①内容:
A.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B.政治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十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C.军事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②影响:
A.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B.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思想主张 内容 作用
思想核心 “仁”,即关爱他人,反动苛政和任意刑杀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治国理念 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具有保守性),同时也承认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教育成就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有利于学术下移。
文化贡献 整理六经 有利于文化传承
2.老子
(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抽象的“道”。
(2)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3)治国理念: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妄为),小国寡民。
四、百家争鸣
1.背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2)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形成。
(4)文化上:私学兴盛,学术下移。
(5)阶层上:“士”阶层兴起并受到重用。
(6)直接原因: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性善论、提倡“仁政”
荀子 性恶论、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3.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型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深化探究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转型的表现
1.政治局势:从列国纷争、国家分裂走向国家统一。
2.选官制度:以血缘世袭为特征的贵族政治瓦解,以选贤任能为特征的官僚政治确立;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禄制取代。
3.国家体制:分封制为郡县制取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确立起来。
4.变法改革:春秋时期以税制改革为核心,以齐国“相地而表征”、鲁国初税亩为代表;战国时期则以政治、经济制度的全面转型为核心,以秦国的商鞅变法为代表。
5.民族关系: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
6.思想: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随堂训练
1.据清代学者顾栋高统计,春秋时期齐国兼并10个国家,晋国兼并18个,秦国兼并12个,楚国兼并42个。这说明( )
A.各国变法已经初显成效 B.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破坏殆尽
C.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建立 D.地理位置对诸侯争霸起重要作用
2.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都以养士著称,其 门下宾客数以千计;齐国国君则在国都临淄设置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他们这样做旨在( )
A.厚植政治势力 B.谋求抗秦策略 C.实现富国强兵 D.笼络才能之士
3.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 )
①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②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
③民本观念的出现
④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A.分封制度的强化 B.井田制度的推广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土地兼并的加剧
5.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 )
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 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
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 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
6.孔子倡导仁人君子之道,认为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等美德,而且更应该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这表明他( )
A.主张匡正社会秩序 B.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C.主张实施仁政 D.注重私学,培养人才
7.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8.有先秦学者认为:“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材料体现的思想流派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9.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韦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并且成为诸侯的私产,这使得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C项正确。分封制和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排除A、B两项;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刚刚出现,土地兼并加剧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可知,商鞅变法实施的军功爵制将爵位作为享受特权的条件,说明其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B项正确。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还未建立新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军功爵制,与平民参政关系不大,排除C项;军功爵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宗法制,排除D项。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老子的意思是,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他认为礼是道德缺失后的产物,所以是反对礼;而孔子则认为礼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倡导礼。这体现了两位思想家对周礼的反思,A项正确。
8.答案:C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D项正确。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
10.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制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已出现。
(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3)联系: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