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4 17: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能描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道过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认识到学术界一般将“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分界线;
2.通过史料分析,总结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论述大国争霸的影响,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3.通过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的不同史料,论述百家争鸣的背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结合史料思考争霸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2.难点: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与作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春秋战国时期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教师活动】PPT展示出春秋五霸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定位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形成时空观念。
春秋五霸: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先后建立霸权,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教师活动】PPT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定位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形成时空观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的变革。
【教师互动】PPT展示史料: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遥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食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提问:战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答案提示:礼崩乐坏、兼并战争频繁、政治变革。
3.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族,在频繁来往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教师活动】PPT展示铁犁牛耕、都江堰、郑国渠图片。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纷纷改革变法。
(2)代表——商鞅变法
【教师活动】PPT展示商鞅图片,帮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形象概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商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法举措。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①内容:
A.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B.政治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十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C.军事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并思考,商鞅变法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思考。
答案提示:
②影响:
A.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B.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教师活动】PPT展示孔子的图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并填写学案上的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教师活动】PPT逐条展示孔子的思想主张,并讲解,配以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
思想主张 内容 作用
思想核心 “仁”,即关爱他人,反动苛政和任意刑杀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治国理念 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具有保守性),同时也承认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教育成就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有利于学术下移。
文化贡献 整理六经 有利于文化传承
2.老子
【教师活动】PPT展示老子的图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PPT逐条展示老子的思想主张,并配以相关史料进行讲解。
(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抽象的“道”。
(2)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3)治国理念: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妄为),小国寡民。
四、百家争鸣
【教师活动】PPT展示百家争鸣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现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
1.背景: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2)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3)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形成。
(4)文化上:私学兴盛,学术下移。
(5)阶层上:“士”阶层兴起并受到重用。
(6)直接原因: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填写学案的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填写学案表格。
【教师活动】逐项进行讲解。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性善论、提倡“仁政”
荀子 性恶论、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百家争鸣的影响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百家争鸣的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型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3.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2.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的思想主张
四、百家争鸣
1.背景
2.代表学派: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
3.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