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难点: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台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第二部分:“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第三部分:“四端”:仁、义、礼、智
四、学习课文
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
明确: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进行说理的?
明确:
①本文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用大家熟悉的事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进行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将“四端”比作人的四肢,生动形象地说明人拥有“四端”如同人生来就有四肢一样,是天生的。
②排偶句式,气势磅礴。孟子善于运用排偶句式充分透彻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阐明“四心”“四端”时,运用两组排偶句,使文章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富雄辩色彩。
4、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
明确:
观点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
观点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的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有删改)
[注]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
C.“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D.“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父亲召唤,子女不等答应就立即趋前”。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2.B;3.B;
4.(1)齐国人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
(2)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
解析:
1.“无他”为固定句式,意为“没有其他的(原因)”,其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管仲且犹不可召”中,“管仲”作“且犹不可召”的主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故选C。
2.“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错,应为“尧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舜”。
3.“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无中生有。
4.(1)第一个以,用、拿;第二个以,认为;与,和、跟;岂,难道。
(2)焉,兼词,于之;臣之,以之为臣;王,称王,统一天下。
[参考译文]
孟子将要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患了感冒,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能让我见到您吗?”
孟子回答说:“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堂上去。”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辞说有病,今日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
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
孟仲子答道:“昨天大王有诏令,他由于患病,不能到朝堂上去。今天病好了些,就匆忙到朝堂上去了,我不知道是否到了。”
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阻拦孟子,告诉他:“请一定不要回来,到朝堂上去!”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家去歇宿。
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关键,君臣关系以恭敬为关键。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
孟子说:“啊!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他们在心里说‘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罢了,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的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
景子说:“不,我不是说这个。《礼记》说:‘父亲召唤,子女不等答应就起身,君王召唤,臣子不等马车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齐王,听了君王的诏令却不去了,这大概与礼的规定不符合吧。”
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他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他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遗憾什么呢?’不符合义,难道曾子会说吗?这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样、年龄是一样、德行是一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德行更尊贵的,怎么能有了其中一样(爵位)而轻视另外两样(年龄、德行)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就(亲自)前去请教。君王尊尚德行和乐行正道,不能像这样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当今天下各国土地大小相当,德行也不相上下,没有谁能够超过别人许多,这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君主喜欢以听从自己的人为臣,而不喜欢以能教导他的人为臣。商汤对伊尹、桓公对管仲,就不敢召见。管仲尚且不可以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