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学案
学习目标
1.厘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文中的主要事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主要品质,赏析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写作手法。
2.用心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人物通讯的写法。
难点:
学习焦裕禄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马上向穆青汇报。此前,1964年11月《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均已发表过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写的焦裕禄的人物通讯。穆青还是觉得有重新采访、重写的必要,并于1965年12月17日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釆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二)作者简介: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穆肃的笔名发表章。“七七”事变爆发后,16岁的穆青到山西临汾,进了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宣传做宜传工作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9月穆青与张铁夫同志一道采写了《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赵占魁同志》等。穆青所写的作品有:《管得宽》《一厘钱精神》《驯水记》等。
冯健(1925-)原名樊煦义,1925年生,河南新野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政治系。抗战和解放前夕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瞭望》周刊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撰有通讯《英勇搏斗一百天》《管得宽》等。有《冯健通讯选》。1949年后冯健被调新华社工作。1965年冬,他与穆青、周原一道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周原(1928-2011),原名乔元庆,河南省偃师县夹沟村人。周原1944年参加八路军,后因工作认真能说能写,深受皮定均的赏识。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周原选择了新闻工作,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写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特色的报告文学,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与穆青等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他闻名全国。
三、总体感知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坚定信心,转变思想作风。
第二部分:通过调研掌握战胜灾害的资料。
第三部分:写兰考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经过。
第四部分:县委书记焦裕禄团结同志、关心干部、务实清廉的作风。
第五部分:写焦裕禄在紧张而艰苦的工作中积劳成疾,最后去世。
第六部分:写兰考县的群众和作者对焦裕禄的思念之情。
四、学习课文
1.第19段是如何刻画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
本段对焦裕禄形象的刻画主要采用了三种描写方式:①动作描写。如“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②神态描写。如“严肃”。③语言描写。如“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牲口咋样”。这些生动的描写表现了焦裕禄一心为群众着想、思路清晰、行动果断的形象特征。
2.第29段是如何刻画焦裕禄带病坚持工作的?
明确:
采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借旁观者的视角写焦裕禄忍着病痛的动作,引用焦裕禄对病痛的理解来写他这样做的原因。对细节的刻画,表现出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全心全意忘我工作的形象特点。
3.第31-33段中有哪两处细节描写?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处,通过与焦裕禄同行的干部张思义的视角,写焦裕禄“痛得骑不动”“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说明焦裕禄病情的严重性。第二处,通过公社同志的视角,写焦裕禄病痛时手指发抖,但仍忍着病痛工作,表现了病痛对焦裕禄的折磨和焦裕禄的坚强。这两处细节描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刻画了焦裕禄忘我工作的形象。
4.第69段中“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的“文章”有什么含义?
明确:
这里的“文章”有四层含义:①指治理兰考“三害”,让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②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③指激发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文章;④指激励干部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文章。
5.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结构上,照应这一节的小标题,总结全文。②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深化了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③阅读效果上,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6.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几个小节之间的关系?
明确:
文章开头写焦裕禄受到党的委派,到兰考县上任,意在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这是战胜困难的组织保障。第一、二两节写焦裕禄战胜困难的思想基础,其中第二节还涉及了焦裕禄战胜困难的群众基础。第三、四节写焦裕禄忍受病痛折磨、舍身忘我、爱民亲民的工作态度,这是战胜困难的主观因素。最后一节写焦裕禄病逝后的工作成效以及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怀念。文章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为读者展现了焦裕禄在兰考县的工作,照应了文章题目中的“榜样”二字。
7.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可以从本文中学习到焦裕禄的哪些可贵精神?
明确:
①学习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②学习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③学习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④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
8.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的形象的?
明确:
本文在写焦裕禄时,注意通过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二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出了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逗英雄”的革命性格。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典型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去写,通过人物的言行未场示人物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原上的“雪莲花”
夏静刘小英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
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
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三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邓丽来到这里。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一个人改变一所学校
2009年8月的一天,鹤峰县已经很冷了,邓丽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小学报到。
“哇,是个女老师,好漂亮啊!”孩子们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探着头,用惊奇和欣喜的眼神望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邓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邓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邓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邓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邓丽组织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只想做一名“纯粹”的老师
邓丽的到来,为寂寞的鹤峰高原带来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来到高原小学之前,邓丽在武汉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艳羡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纯粹”老师的邓丽,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来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
“我也动摇过。”邓丽坦承,初到时,面对艰苦的环境和难熬的孤独,她有过后悔。然而,看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邓丽最终坚定地留了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
在邓丽的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从小被寄放在学校。没有学过特殊教育的邓丽,让兄弟俩捏住她的噪子感受震动,用夸张的口型、自创的手语、纸条跟他们交流。在她的悉心培养下,聋哑兄弟的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邓丽还特别设计了“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手语。当聋哑兄弟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的时候,邓丽都伸出双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
在严寒的冬天,邓丽第一个起床,到教室生火炉,挨个叫孩子们起床。她亲自给学生洗澡,“希望把她们洗得水灵灵的”。在邓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能绽放出生命的娇艳。
“放心,老师不会走”
2011年5月,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可以提前结束资教,分配到中心学校。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邓丽又回到了高原小学。
“你们放心学习,老师不会走。”邓丽对每个孩子都这样说。今年30岁的邓丽还没有男朋友。追她的人不在少数,但都被她拒绝了。邓丽说,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则不予考虑。“也有人说支持我,但能一辈子吗?”邓丽没有信心。谈到资教期满后的去留问题,邓丽很坚定:“上面派人下来接班,我才会走;如果没人来,我就不会走。”
邓丽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她说,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当她生病躺在宿舍时,聋哑兄弟向她做出“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手势时,邓丽是幸福的;当曾经自闭的两个女孩儿为她自编、自唱、自跳《邓老师活泼之歌》,作为献给她的生日礼物时,邓丽是幸福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9月9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邓丽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为学校带来了多个“第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B.邓丽来到高原小学后,既教书又育人,还照顾孩子们的生活,改变着孩子们的思想性格,甚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C.邓丽毅然辞掉收入可观的工作,选择来到条件艰苦的高原小学,是因为她心中始终有做一名“纯粹”的老师的理想。
D.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后,本来可以提前结束资教离开,但是因为师资短缺和孩子们的苦苦哀求,她才选择留下来。
2.下列对这篇人物通讯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将到高原支教的邓丽比喻为扎根高原的雪莲花,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美感,突显了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B.导语部分通过叙述,介绍了邓丽的支教经历,揭示了她崇高的精神境界,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并引出主体部分的详细报道。
C.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邓丽表示自己也曾动摇过,这个细节虽有损于主人公的正面形象,但能够使通讯更加真实,利于读者接受。
D.作为人物通讯,本文语言平实质朴,叙事客观公正、避免主观抒情,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3.作为一名老师,邓丽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分条概括。
4.最近几年,网络上频繁出现恶搞甚至诋毁英雄的现象。如有人恶搞邱少云“火烧不动违反生理学”;有人质疑黄继光“身堵枪眼与常识不符”;有人在节目中暗嘲人民公仆焦裕禄;有人诋毁雷锋,说雷锋“爱显摆,好自我表现”“干好事,本身有他的动机”“写日记是想给大伙儿看”;等等。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短评,表明你的观点,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A
3.①富有爱心,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②热爱教育,乐于奉献,坚守心中的理想;③扎根基层,甘于寂寞,有责任感和幸福感;④富有激情,勇挑重担,开创性地开展工作;⑤教书与育人并重,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解析:
1.“因为师资短缺和孩子们的苦苦哀求,她才选择留下来”理解不当,原文是“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邓丽又回到了高原小学”。
2.B.导语部分没有通过叙述介绍邓丽的支教经历。C.“有损于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分析不当,这一细节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D.“避免主观抒情”错误,这篇通讯是以记叙为主,辅以抒情和描写的。
3.①通过她给孩子们洗澡照顾聋哑兄弟可知,她富有爱心,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②通过她毅然辞职并决心留在高原小学教学可知,她热爱教育,乐于奉献,坚守心中的理想。③通过她考入正式教师编制也不离开孩子们,直到有人来接替才会走等内容可知,她扎根基层,甘于寂寞,有责任感和幸福感。④通过她教孩子们普通话、英语并开展各项活动可知、她富有激情,勇挑重担,开创性地开展工作。⑤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她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里可知,她教书与育人并重,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4.写作指导:写作时应结合材料,明确点出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危害等。比如,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国古语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英雄、自己的先辈都要恶搞,甚至诋毁,那我们这个民族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