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大战中的插曲》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大战中的插曲》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2.2 大战中的插曲 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背景;
归纳课文内容并梳理层次结构;
学习本文选材的特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学习艺术技巧。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这篇回忆录记述了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高级指战员救活日本小女孩,并送回日军部队,同时捎去书信的故事,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抗击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谱写了一曲中日人民的友好之歌。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3团1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战斗结束后,井陉煤矿日籍站长加藤清利和妻子在战斗中死亡,留下2个女儿:6岁的加藤美惠子和还在吃奶的加藤琉美子。虽然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人的重大伤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穷凶极恶的日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但中国军民面对2个日本幼儿,绝不可能像日军一样残忍。最终加藤美惠子和妹妹被八路军战士救助。聂荣臻元帅听说后,随即命令将两个孩子送到晋察冀军区指挥部,细心照顾收养2个日本孤儿。由于加藤琉美子年纪尚小,聂荣臻元帅特地下令找到附近村庄还在哺乳期的妇女,帮忙喂养加藤琉美子。姐妹二人在聂荣臻元帅照顾下逐渐稳定,加藤美惠子也慢慢熟悉了聂荣臻元帅,把他当作父亲一般,天天跟在身后。
作者简介: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 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主要作品有《聂荣臻回忆录》。
??
三、总体感知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忆大战中的插曲,战士们救下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部分:送走日本女孩,并送去书信,肯定八路军的统战工作。
第三部分:大战中的插曲变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意义深远。

导读理解
1.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特点是什么?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顺叙、倒叙、插叙。从整个文章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是顺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
2.“大战中的插曲”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在叙述事件前交代背景?
背景:(在原文的前两个自然段)
(1)日本侵华战,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3团1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
(2)小姑娘的状况: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强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
原因:日本小姑娘的遭遇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使得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正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这种灾难都是日本侵略中国造成的,这是对日本人侵华罪行的控诉,而中国人民理智地救起日本战争遗孤表现出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聂帅为什么救助这两个日本小姑娘?
聂帅认为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他们,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的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不知杀害来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
做法:(1)将女孩抱回指挥所包扎伤口;
(2)找哺乳期的妇女给孩子喂奶;
(3)洗梨子给孩子吃;
(4)用勺子给孩子喂食稀饭;
(5)询问孩子姓名;
(6)大一点的孩子拽聂帅马裤腿。
情感:体现出聂帅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借以表现出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作为八路军的高级指战员,救治日本小女孩的小插曲有什么重要意义?
战争是无情的,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小女孩是无辜的,从革命的人道主义出发,救治幼小的生命理所当然。后来把小女孩送到日军部队中,并送去一封信阐明中国人民的立场、信念,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在和平统战工作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若干年后,美穗子来华寻亲,也表明了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5.读完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荣臻?
井陉之战中,聂荣臻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认为“孩子是无罪的”,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照料孤女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从给日本官兵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体现出他的善良仁慈。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

自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11月13日,一个消息让中国文物爱好者(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圆明园兽首,本身( )是珍贵的文物,但它的价值又 ① 。圆明园命运的( ),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因此,每一尊兽首的回归,都是国人( )的焦点。 ② ,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恸。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1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处,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相关数据显示,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数以千万计的文物在异乡泣诉着一个古老民族城池失守的悲哀。我们在向为流失文物回归而努力的人们致敬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在厚利的驱动下,不少文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国外。有文物专家分析,历史上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国掠夺,而现在 ③ ,且因走私流失的文物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前者。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潮澎湃 虽然 跌宕起伏 注视
B.百感交集 固然 跌宕起伏 关注
C.百感交集 虽然 曲折离奇 注视
D.心潮澎湃 固然 曲折离奇 关注
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B.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C.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万件以上。
D.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练兵备战,抢险救灾,援百姓显神威,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伟大的担当使命。
材料:献身 维和 领航
保民族伸大义 护人类推战略 助国际稳态势
跨国作战 反恐维稳 构建体系 驱逐外虏 建设强军 海上维权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十送红军》等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B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将“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对调。C项,成分残缺,“成为鼓舞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成为”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其后加“的精神动力”。
2.答案:D;
解析:A.“也为他日后……铺就了道路”错。原文说的是“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书写革命铺就了道路”。B.“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错,原文说的是“在翟俊杰看来……写照”。D.“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写实性”指内容符合客观真实而不是语言文字平实。
3.答案:①远超出文物本身的意义;②中国文物流失数量之多;③文物流失主要是因为走私
解析:原文提到祖父对他进行大义教育以及父亲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并总结出“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则为他日后毅然从军,立志书写革命铺就了道路”,由此可以概括出外部原因;原文也提到“17岁时他参军成了一名文艺兵。其间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战争……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由此可以概括出内部原因。
4.答案:①驱逐外虏,跨国作战,保民族伸大义,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伟大的献身使命。②反恐维稳,海上维权,助国际稳态势,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伟大的维和使命。③建设强军,构建体系,护人类推战略,中国人民军队具有伟大的领航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