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百年孤独》 (节选)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百年孤独》 (节选)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10百年孤独(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
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的主旨。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
教学重难点

重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写作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且不稳定。《百年孤独》以哥伦比亚战争时期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作为模板,将其浓缩到了小城马孔多当中。城市中,布恩迪亚家族种种离奇怪诞的事件的发生,暗示战争充满黑暗、人性充满扭曲。家族中,虽然不乏勇敢斗争者的身影,但个人的力量终究难敌社会及家族的力量。如果无法团结起来,斗争者的身影,最终定然湮没在芸芸众生以及硝烟滚滚的战争之中。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三、作者介绍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1999年马尔克斯罹患淋巴癌,2012年患老年痴呆症。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四、题目解说
《百年孤独》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在布恩迪亚七代人的家族发展史中,该家族虽然人数众多,彼此关联,但是人人自闭,冷漠地面对世界。因为彼此的心灵不通,只能守着孤独。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原本封闭的马孔多与外界沟通后变了样。
第二部分(第3-14段):写丽贝卡的吃土症和失眠症的表现以及给马孔多带来的影响。
六、全文分析

1.怎样理解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中乌尔苏拉此时的“哀叹”“可怕”“茫然”?
这些不是表现乌尔苏拉对孩子们“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的抱怨,而是表现她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第6段从哪些角度介绍丽贝卡?如此介绍有何作用?
这一段从身世、肖像、穿着、神态等角度介绍了丽贝卡,表现出她孤苦无依,体弱多病,处境困难,急需托付给他人照顾的艰难境况,为下文表现乌尔苏拉的善良做铺垫。
3.第9段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失眠症危害的认识有何作用?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作为族长,还认识不到失眠症的危害,衬托出乌尔苏拉的睿智,凸显了马孔多的落后。
4.本文塑造的乌尔苏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乌尔苏拉在《百年孤独》中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顽强、睿智、执着、独立,并不逊色于她的丈夫,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灵魂,是整个家族的支撑者。
她不愿与现实生活妥协,在一次次历史关头担当重任,从不愿意也未曾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屈服。在旁人无法治愈丽贝卡的吃土症的困境中,乌尔苏拉采取“药物治疗加上皮带抽打”的手段,不但让丽贝卡在几个星期后显出康复的迹象,还让丽贝卡把她视为家庭成员中最亲近的人。在危害十足的失眠症面前,一开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失眠症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而乌尔苏拉“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并用从母亲那里学过的对草药的认识,开展了草药治疗。她以全部的心力经营着整个家族。
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着一种维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顽强毅力,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表现出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孤独多病的远方表亲丽贝卡。
然而伟大的母爱在冷漠的现实、沉重的孤独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正当她哀叹自己命不好,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时,奥雷里亚诺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令她感到一阵茫然”。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伟大的孤独者。
5.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马孔多的居民在失眠症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可是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失忆。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6.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观点二: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观点三: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成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七、中心思想
课文介绍了新兴的小镇马孔多与布恩迪亚家族的现状,通过写布恩迪亚家族接纳面贝卡以及应对丽贝卡带来的失眠症,再现了马孔多这个新开辟的小镇的喧惑与孤独,揭示了积极昂扬建设新世界的喧霉与无法探脱的人性的孤独之间的茅盾。展现了人们对抗强独的信念与力量。
八、写作特点
1、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
作家把现实与神话梦幻杂糅在奇请多变的情节发展之中打破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人间与鬼城的界限置人物于更广阔的天地中使人物、事件具有跨时空的更大容量,具有浓厚的魔幻氛围。运用离奇的想象,加强了作品的奇特神秘气氛。体现“神奇即美”的美学主张。
2、象征、暗示手法的运用。
在这篇小说中象征与暗示的表现手法很常见。通过一种现象来象征、映射某种现实,表达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作者是要借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告诫世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九、补充资料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它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它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人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
十、总结全文
本课节选的这一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
布置作业
现在许多人把熬夜当成了习惯,越是夜深时刻,思想越是活跃。如果我们如同马孔多小镇的人们一样患上“失眠症”,你有什么想法?请用文字写出内心所想。(300字左右)
课后训练
作业
1.某班级要求以“容貌对人的影响”为论题展开课堂辩论,阅读下面的示例,按要求为正方、反方各仿写一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贴切。
【示例】正方:好容貌就像一块磁石,能让你更有吸引力,带来更多机会。
反方:好容貌只是一副好牌,好牌看似有取胜的机会,却不一定能赢到最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莫言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①_________________。君不见,他扎根高密乡几十年,致力于创作乡土题材的作品;君不见,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字里行间;君不见,他写下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世佳作。如果莫言的作品②_________________,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它们还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③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例句,以“孤独”为话题,再写一组排比句。
【例句】幸福是沙漠里一眼清澈甘甜的泉水,幸福是黑暗中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幸福是夏日里一席沁人心脾的微风。
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不超过25个字。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提到“历过一番梦幻”“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不敢失其真;另一方面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余地,留下了纵横驰骋的空间,留下了创作的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示例)正方:好容貌就像一张通行证,能为你消除路途中的阻碍,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反方:好容貌只是一张精致的名片,名片上看似有不错的职务,却不一定能彰显你真正的价值。
解析:仿写时一定要抓住“容貌对人的影响”这个论题;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答案:①还离不开他的实干精神
②脱离了现实生活
③是实干精神造就了莫言的成功
解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分析。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可推导出对应的关联词语“还”;根据下文三个“君不见”领起的内容可推知,此处是说莫言的实干精神。②处,由下文“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可推知,应填写“脱离了现实生活”之类的内容。③处是结论句,呼应开头,说明实干精神造就了莫言的成功。
3.答案:(示例)孤独是秋风过后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孤独是黄昏过后天空最后一丝光亮,孤独是黑夜过后苍穹最后一颗星星。
解析:首先要仔细阅读并分析例句。句式方面,例句采用了“……是……,……是……,……是……”的句式;修辞方面,除排比外,例句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间关系方面,例句的三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然后综合以上分析,以“孤独”为话题进行仿写即可。
4.答案:给作者和读者分别留下了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自由。
解析:题目要求概括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作用于谁,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也为读者留下了……”可知,主要是对创作者和读者的作用;其次,要明确有什么作用,由“留下了……的余地……留下了创作的自由”“留下了……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可提炼出“留下了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