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单元小练(一)走进化学世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基本概念单元小练(一)走进化学世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1: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基本概念单元小练
(一)走进化学世界
一、知识讲解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灯泡发光、玻璃破碎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燃烧、食物腐败、钢铁生锈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
5、性质与变化: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可以直接用感官感知或借助仪器测出,或从变化中体现出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常用到“能”“会”“具有”“可以”等;变化是一个“变”的过程,往往用动词描述。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6、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或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B.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3.下列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红外测温枪测体温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铁狮子生锈
D.利用炸药定向爆破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5.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酒精挥发
B.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蔗糖能溶于水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块熔化成铁水
D.酒精能燃烧;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7.已知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下列说法中属于液氢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是透明、无色的
B.液氢可燃,燃烧后生成水
C.液氢是密度最小的液体()
D.液氢的沸点极低(-252.8℃)
8.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9.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制作简易净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测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
B.交流
C.实验
D.查阅资料
10.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A、C错误,B正确;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2.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不一定会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
3.答案:A
4.答案:A
解析:钻木取火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破釜沉舟、聚沙成塔、买椟还珠等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答案:C
解析: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爆竹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B选项中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物理性质;C选项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物理变化。
7.答案:B
解析:液氢可燃,燃烧后生成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8.答案:B
解析: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为观察;②它可能含有铁,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假设;有同学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现象,故选B。
9.答案:C
解析: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制作简易净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测试效果,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故选C。
10.答案: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汽化,可燃性,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通常用能、易、会等词描述,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