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上图书馆》——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上图书馆》——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3: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2 上图书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穹(qióng) 点缀(zhuì) 阅览(lǎn)
B.幽静(yōu) 覆盖(fù) 宽敞(chǎng)
C.间隙(jiān) 古籍(jí) 优雅(yǎ)
D.白炽灯(chì) 音讯(xùn) 暗淡(à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疯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C.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D.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百镇千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海南省许多特色旅游线路脱颖而出,这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②路人有难,上前帮一把;别人求教,耐心答一下……很多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但可以为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③山东烟台几百家企业联名做出诚信经营承诺,签署《信用承诺书》,并表示企业要一言九鼎,把诚信作为发展的根本。
④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与事实有很大出入,让人难以接受。
⑤受品牌负资产拖累的企业,不管是提升原有品牌的含金量,还是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都不容易。
⑥动车禁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在执行力上下功夫,即增加旅客的违规成本,将屡教不改者纳入“黑名单”,使其受到惩处。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4.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初步统计,目前社会上已有近20%左右的人将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基于信息技术的推动,新型文艺样式不断涌现,数码艺术、闪客艺术、新媒体艺术等_________,艺术新观念与新概念也如过江之鲫,令人_________。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新样式、新观念、新理论无不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网络文艺的跨介质创作与即时性互动已成常态。( ),向着渴求知识信息和心灵慰藉的人们飞翔,丰富着大众的文化选择,而大众也以_________的能动性参与到文艺生产传播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们为信息时代的极大丰富_________时,“潘多拉魔盒”也随之被悄然打开。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呼啸而出,图像、声音、文字的海量数据流纷纷涌向“云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永无止境:信息增长越快,欲望越是强烈。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速度与管理水准,却常常满足不了急剧增长的信息需求。于是,“秩序混乱”“交通阻塞”难以避免。在物质层面上,信息过载带来的是设备内存溢出或频繁死机;而在接受心理层面,信息过载使得信息接受者焦虑不安,无法冷静地搜索和取用对自身有用的信息,严重者甚至放弃自我判断,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如此一来,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图像、声音、文字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插上翅膀
B.图像、声音、文字仿佛插上翅膀,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C.图像、声音、文字不受单一媒介限制,仿佛插上翅膀
D.图像、声音、文字插上翅膀,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蜂拥而至 应接不暇 空前绝后 笑逐颜开
B.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前所未有 欢呼雀跃
C.蜂拥而至 目不暇接 空前绝后 欢呼雀跃
D.层出不穷 应接不暇 前所未有 笑逐颜开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信息过载阻挡了人们获取有效的信息,这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B.信息过载阻挡了人们获取有效的信息,这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带来了隐患。
C.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D.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带来了隐患。
7.下面是学校图书馆阅览流程。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8.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整合信息,给“公共图书馆”下定义,要求不超过60字。
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大多是综合性的,读者成分也是多样的。它的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即所有的普通居民。它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和参考书籍等)。这类图书馆也会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重构阅读信仰
刘伟见
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丰富了我们的阋读视野。这是一个为阅读准备了各种条件的时代,却也是遭遇阅读不断下降的时代。我们不能说困书像商品一样出现了通胀,因为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与对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商品有供大于求的时候,思想的探索则没有止境。我们可以容忍一件商品的随意组合,但不会容忍一本书的思想凑泊。于是在各种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侯,我们格外需要阅读者作为主体的觉醒和信仰的重构。
阅读信仰的重构是指我们面对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觉醒与抉择。这种主体性觉醒实际上是一种阅读者的个体价值主张。为什么读书的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会读书了,或者是我们对于阅读本身需要的基本要素缺乏认知。
首先要走出开卷有益的认识误区,学会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在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出现了很多遮蔽我们双眼的垃圾书。那些内容拼凑的图书正在摧毁我们对于书籍的敬畏。安德烈·希夫林认为,20世纪上半叶,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20世纪下半叶,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图书的特殊属性不像一首歌一听即觉出喜不喜欢,也不像一部电影看下来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借助于畅销榜单买书是有风险的,因为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买书相信名家或书评已经不足据,更需要自己对图书在购买之前作必要的阅读与鉴别。把时间花在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上是对生命的浪费。
其次是在多元选择中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阅读取向也应当如此。网络阅读背负了不应有的“浅阅读”的诟病。我们知道,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的选择最终还在于读者本人。对一个有阅读主体性的人来说,网络是新闻阅读的最佳选择,电子书是旅游阅读时最佳的携带,图书在家里或图书馆里仍然是一种享受,书中泛黄的纸有一种淡淡的香。所以,何必去夸大技术的危害呢?恰恰,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他对于网络浅阅读的沉湎是他个性缺失的某种延伸。所以,阅读主体应当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就像在网络上不适宜读长篇巨著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可以借助电子书检阅文献时非得一部一部找。简而言之,让阅读工具或载体服务于你而不是牵着你的鼻子走。据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将用卫星发行数宇正版图书,这将使我们的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可见,科技之于阅读利弊,原是要辩证看待的,关键在于人作为阅读主体的选择。阅读主体意识一旦丧失,那么科技的先进就容易成为他加速迷失的工具了。
阅读信仰的重构更在于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阅读是人类独自用心灵觉照世界的方式,只有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确立自己的阋读价值,才能真正发现阅读之妙。欧阳修认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古人认为读书是学问与修身的根本。即读书是要与自己的身心发生联系而并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从这一点来说,读书是本分事、老实事,与他人无关、与外在无关、与炫耀无关,是用来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的。所以,构造自己的阅读信仰,必须自己问自己,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有无相关。那种以为随大流买几本畅销书就已经算是读书的人,其实是自我麻痹。只有阅读与身心结合,阅读才算有了信仰。
(1).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阅读不断下降”的情形的一项是( )
A.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
B.编撰一个好书名拼凑一堆杂内容的书不在少数。
C.阅读者的主体意识丧失。
D.阅读产品的获得更为便捷。
(2).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容易使读者迷失主体意识。
B.商品可以随意组合,思想无法凑泊成书。
C.买书不应该仅凭畅销榜单作决定,也不应该依赖名家或书评。
D.数字出版物的阅读是“浅阅读”,适合于阅读新闻。
(3).作者是针对什么阅读现状而提出“重构阅读信仰”的主张的?
(4).作者提倡的阅读信仰是怎样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项,“间”应读“jiàn”。
2.答案:B
解析:A项,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C项,省略号和“等”不能并用,二者删去其一。D项,分号应改为冒号。
3.答案:A
解析:①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句中用来形容“旅游线路”,使用错误。②举手之劳:形容事情很容易办到;不费事。使用正确。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符合语境。④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使用正确。⑤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不符合语境。⑥老生常谈: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使用正确。
4.答案:B
解析:本语段的题旨是取得成就要耐得住寂寞。A项,把“才能”与“耐得住寂寞”并列,未能突出本语段强调的重点。C项,内容不够合理,为了突出“耐得住寂寞”而否认了“才能”的作用。D项,把“耐得住寂寞”放在第二位,未能突出本语段的中心。
5.答案:D
解析:A项,“近”和“左右”重复。B项,“改善”改为“提高”。C项,“切忌”“不要”删去任一词。
6.答案:(1).B;(2.)B;(3).C
解析:(1).“插上翅膀”和不受“限制”具有先后关系,排除A、C两项;“仿佛”应放在“插上翅膀”的前面,排除D项,故选B项。
(2)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的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多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笑逐颜开:形容满面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
(3).不能说“文艺生产传播”是“隐患”,原句后半句应该改为“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7.答案:读者入馆进行书刊阅读,阅毕将书刊归还原处方可离馆。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馆内复印后将书刊归还原处,才可离馆。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表述时注意箭头的指向,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承接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等),表述的语言要简明流畅。根据流程图可知,开头是读者入馆,结尾是读者离馆;从开头到结尾有两条路径。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清楚即可。
8.答案:公共图书馆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所有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书籍并为社区活动提供场所的公共文化机构。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第一步,明确要定义的对象“公共图书馆”。第二步,在所提供的材料里筛选关键信息,从第一句提取出要点“免费为市民服务”“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从第三句提取出要点“服务对象广泛”“所有的普通居民”;从第四句提取出要点“非专业的图书”;从第五句提取出要点“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第三步,将以上所筛选的信息整合成单句:公共图书馆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所有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书籍并为社区活动提供场所的公共文化机构。
9.答案:(1.)D
(2.)C
(3).①客观方面: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出现,图书品类与数量的增加。(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更方便的阅读工具)②主观方面:实用阅读与快餐文化盛行。(个人读书与涵养身心与气质变化无关)
(4).①不盲目相信“开卷有益”,能够鉴别和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
②掌握各种阅读载体所对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风格,独立抉择自己的阅读取向。
③将阅读与自己生命体认结合起来,自觉为培育性情与启迪思想(“涵养身心与变化气质”或“学问与修身”)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