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写这场“笑剧”的用意。
3.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适当截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红楼梦》的其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解读】
一、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速读提示及要求:
1.了解作家作品,画出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明确:
1.(1)作家作品
①作者名片: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作品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现存前80回为曹雪芹所著,后40回为高鹗所续。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
(2)重点字词:
调停(tiáo) 沉甸甸(diàn) 发怔(zhèng)
岔气(chà) 促狭(xiá) 筵席(yán)
(3)理解词义。
①怪道:难怪,怪不得。
②一径:径直。
③发怔:发呆,发傻。
④促狭:爱捉弄人。
⑤筵席:宴饮时陈设的座位,借指酒席。
⑥调停:安排处理。
⑦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2.开端: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高潮: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结尾: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二、品读课文——人物形象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明确:朴素实在、滑稽幽默、机敏能言、察言观色、装傻扮愚的老农妇形象。
分析: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决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3.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直、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三、研读课文——语言赏析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而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致鸽子蛋满碗乱跑,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2.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明确:刘姥姥为着讨得贾母的欢心,故意制造笑料。她的此番戏谑语,足以使人发笑,更何况她说过以后,“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傻愣愣的情态,加强了她引人发笑的原因。
3.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明确:湘云性格率直,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喷茶。
4.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
明确:黛玉身体娇弱,所以一笑便“岔了气”;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一向在贾母面前恃宠撒娇,自然会“滚到贾母怀里”。
5.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明确:王夫人许是猜到刘姥姥如此逗笑,是由于凤丫头的捉弄吧,但这既然能够博得婆婆的欢笑,又无伤大雅,也就不必深责;何况刘姥姥的话也实在好笑得很,于是她便只能“用手指着凤姐儿”而“说不出话来”。
6.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明确:探春手里的茶碗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放回桌子上而是“合在迎春身上”,就已经足够形象地写出她那笑得前仰后合的情态了;而年幼的惜春,既然有奶母在旁,当她笑得实在吃不消的时候,自然就会离开座位,跑过去拉着奶母的手叫“揉揉肠子”了。
7.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明确:凤姐和鸳鸯等人对刘姥姥刻意嘲弄,是因为刘姥姥的乡下人身份。作为身处豪华世家的凤姐等人,她们打心眼里瞧不起乡野村妇,因此,便以取笑刘姥姥为乐。
四、拓展延伸
文中发笑的人物有史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等八人。他们都笑得非常厉害,但又笑得如此不同,而这些各不相同的笑又无不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乃至于年龄和体质状况。笑而至于岔了气,叫着“嗳哟”伏着桌子的,是弱不禁风的黛玉;可以笑着滚入贾母怀里被搂着叫“心肝”的,只能是备受宠爱的宝玉。笑的情态各异,互不雷同,这“笑”的细节如此传神,非高手不能为。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物或场景。(可以写动作、神态、外貌、景物等)
示例: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
五、本课小结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讲的是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但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费一再换算为平实的居家生计。
刘姥姥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虽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门连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远。但在《红楼梦》作者的妙笔下,刘姥姥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语。刘姥姥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
附板书设计: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