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9讲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5: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讲义
年 级: 辅导科目: 课时数:
课 题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目的
理解并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灵活运用直线、线段的性质,掌握相关概念
教学内容
一、日校回顾
二、上节课知识点回顾
三、知识梳理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
(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falseAB或AB=2AM=2BM。A
M
B
四、典型例题
【例1】若平面内有A、B、C三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最少可以画 条直线.
【例2】在直线L上取三点A、B、C,共可得 条射线, 条线段.
【例3】要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 颗钉子,根据是 ?.
【例4】如图,用两种方法表示图中的直线 .
【例5】点B把线段AC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就叫做线段AC的 ,这时,有AB= ,AC= BC,AB=BC= AC.点B和点C把线段AD分成三条相等的线段,则点B和点C就叫做AD的 .
【例6】比较图中二人的身高,我们有 种方法.一种为直接用卷尺量出,另一种可以让两人站在一块平地上,再量出差.这两种方法都是把身高看成一条 .
方法(1)是直接量出线段的 ,再作比较.
方法(2)是把两条线段的一端 ,再观察另一个.
【例7】如图,点C分AB为2:3,点D分AB为1:4,若AB为5cm,则AC= cm,BD= cm,CD= cm.
【例8】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任一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则MN= + =AC+ BC= .
【例9】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AC中点,则线段CD= cm.
【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画射线OA=3cm B、线段AB和线段BA不是同一条线段
C、点A和直线L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D、三条直线相交有3个交点
【例11】如图,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
A、 B、 C、 D、
【例12】已知平面上四点A、B、C、D,如图:
(1)画直线AB;
(2)画射线AD;
(3)直线AB、CD相交于E;
(4)连接AC、BD相交于点F.
【例13】O、P、Q是平面上的三点,PQ=20cm,OP+OQ=30cm,那么下列正确的是(  )
A、O是直线PQ外 B、O点是线段PQ上 C、O点能在线段PQ上 D、O点不能在线段PQ上
【例14】如图,M是线段的EF中点,N是线段FM上一点,如果EF=2a,NF=b,则下面结论中错误是(  )
A、MN=a-b B、MN=?12a C、EM=a D、EN=2a-b
【例15】比较线段的长短
线段OA与OB.答:
线段AB与AD.答:
线段AB、BC与AC.答: .
【例16】如图,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1)AB=5cm,BC=4cm,则MN= cm;
(2)AB=5cm,NC=2cm,则AC= cm;
(3)AB=5cm,NB=2cm,则AN=? cm.
【例17】P为线段AB上一点,且AP= 25AB,M是AB的中点,若PM=2cm,则AB= cm.
五、课堂练习
1、如图,A,B在直线l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段AB和线段BA同一条线段B、直线AB和直线BA同一条直线
C、射线AB和射线BA同一条射线D、图中以点A为端点的射线有两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
B、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
D、经过两点有无数条直线
3、如图,不同的线段的条数是(  )
A、3 B、4 C、5 D、6
4、图中直线PQ、射线AB、线段MQ能相交的是(  )
A、B、C、 D、
5、在一个平面内,经过一个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三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四点中的任两点可以画直线,最少可以画 条直线、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6、把一条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 ;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 .
7、如图,其中的线段是 ;射线是 .
8、如图,在已有的线段中,能用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线段共有 条.
9、如图,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若CD=6,求线段MC的长.
10、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11、已知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BC=4cm,M是线段的中点,求AM的长.
12、已知线段AB=16厘米,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且AC=10厘米,D为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
13、如图,A、B、C、D是直线L上顺次四点,且线段AC=5,BD=4,则线段AB-CD等于 .
14、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若MN=a,BC=b,则AD的长是 .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直线A 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比直线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经过三点只能作一条直线D、两点间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3、下列写法中正确的是(  )
A、直线a,b相交于点nB、直线AB,CD相交于点MC、直线ab,cd相交于点MD、直线AB,CD相交于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B、线段的中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线段的中点可以有两个D、线段的中点有若干个
5、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12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AB=CD,那么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
7、两点间的距离是指(  )
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B、连接两点的直线的长度
C、连接两点的直线的长度 D、连接两点的直线
8、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12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线段AB=8cm,延长线段AB到C,使BC=4cm,则AC是BC的(  )倍.
A、1 B、2 C、3 D、4
10、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E是AC的中点,F是BD的中点,若EF=m,CD=n,则AB=(  )
A、m-n B、m+n C、2m-n D、2m+n
11、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
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2、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 .
13、要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钉两颗钉子,这是因为
14、过平面内一点能画 条直线,过平面内两点P,Q能画? 条直线.
15、如图,图中有 条线段,它们是 ;图中以A为端点的射线有 条,它们是 ;图中有条直线,它们是 .
16、线段AB和CD相等,记作 ,线段EF小于GH,记作 .
17、如图,直线上四点A、B、C、D,看图填空:①AC= +BC;②CD=AD- ;③AC+BD-BC= .
18、已知线段AB=5cm,在线段AB上截取BC=2cm,则AC= .
19、连接两点的 ,叫做两点的距离.
20、如图,AB+BC>AC,其理由是.
21、两根木条,一根长80厘米,一根长120厘米,将它们的一端重合,顺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2、已知线段AB=16厘米,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且AC=10厘米,D为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
23、如图,比较线段AB与AC、AD与AE、AD与AC的大小.
附答案:
典型例题
1、3,1 2、6,3 3、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直线AP或直线a、直线BP或直线b
5、中点,BC ,2 ,三等分点 6、线段,长度,重合,端点 7、2,4,1 8、MC,CN,,,
9、2.5 10、C 11、D
12、(1)画直线AB,连接BC并向两方无限延长;
(2)画射线AD,以A为端点向AD方向延长;
(3)连接各点,其交点即为点E.
(4)连接各点,其交点即为点F(应画成线段).即所画图形为
13、D 14、B
15、解:(1)OB>OA;
(2)有下图可知:
AD>AB;
(3)有下图可知:
BC>AC>AB.
故答案为:OB>OA;AD>AB;BC>AC>AB.
16、解:已知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那么AB=5cm,BC=4cm,则MN=4.5cm;
AB=5cm,NC=2cm,则AC=9cm;
AB=5cm,NB=2cm,则AN=7cm.
故答案为(1)AB=5cm,BC=4cm,则MN=4.5cm;
(2)AB=5cm,NC=2cm,则AC=9cm;
(3)AB=5cm,NB=2cm,则AN=7cm.
17、解:由已知条件可知,P为线段AB上一点,且AP=?25AB,M是AB的中点,若PM=2cm,则AB=20cm.
故答案为AB=20cm.
课堂练习:
1、C 2、B 3、D 4、B 5、无数、一、一或三、一、六.6、射线,直线.7、线段AB、线段BC、线段AC,射线AB、射线BC、射线CA.8、18
9、解:∵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2+4+3=9,
∴AB= 29AD,BC= 49BC,CD= 13AD,
又∵CD=6,
∴AD=18,
∵M是AD的中点,
∴MD= 12AD=9,
∴MC=MD-CD=9-6=3.
10、解:点P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作法是:连接AB交L于点P,则P点为汽车站位置,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1、解:(1)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
∵AB=10cm,BC=4cm,
∴AC=AB-BC=10-4=6(cm),
∵M是AC的中点,
∴AM= 12AC=3(cm).
(2)如图②,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AB=10cm,BC=4cm,
∴AC=AB+BC=10+4=14(cm),
∵M是AC的中点,
∴AM= 12AC=7(cm).
∴AM的长为3cm或7cm.
12、解:∴DC=?12AC,CE=?12BC
∵DE=DC+CE,AC+BC=AB
∴DE=DC+CE=?12AC+?12BC=?12(AC+BC)=?12AB=?12×16=8(厘米).
答:线段DE的长为8厘米.
13、解:由题意得:AC=AB+BC=5,BD=BC+CD=4,
∴AB-CD=AC-BD=5-4=1.
故答案为:1.
14、解:∵MN=MB+CN+BC=a,BC=b,
∴MB+CN=a-b,
∵M是AB的中点,N是CD中点,
∴AB+CD=2(MB+CN)=2(a-b),
∴AD=2(a-b)+b=2a-b,
故答案为:2a-b.
课后作业:
1、B 2、B 3、B 4、B 5、 C 6、A 7、A 8、C 9、C 10、C 11、C
12、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 1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4、无数,一
15、AD,AB,BD,AC,BC;2;AD,AB; AB或AD或BD
16、AB=CD,EF<GH.
17、AB;AC;AD.
18、解:
①由图示可知AC=AB-BC=5-2=3;

由图示可知AC=AB+BC=5+2=7;
19、线段的长度. 20、两点间线段最短
21、解:如图所示,
∵木条AB=80cm,CD=120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
∴BE=?12AB=?12×80=40cm,CF=?12CD=?12×120=60cm,
∴EF=EB+CF=40+60=100cm.
故两根木条中点间距离是40+60=100cm.
22、解:∵D是AC的中点,而E是BC的中点
∴DC=?12AC,CE=?12BC
∵DE=DC+CE,AC+BC=AB
∴DE=DC+CE=?12AC+?12BC=?12(AC+BC)=?12AB=?12×16=8(厘米).
答:线段DE的长为8厘米.
23、解:度量法,通过测量各线段的长度,
可得:AB>AC,AD>AE,A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