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重难点培优练习题 选择题1-3节—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重难点培优练习题 选择题1-3节—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5:18:55

文档简介

浙教版
七上科学第二单元重难点培优练习题1-3节(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电脑病毒
B.恐龙化石
C.机器人
D.大肠杆菌
【答案】D
【解析】电脑病毒不是“病毒”,机器人不是“人”,恐龙化石是远古时代的恐龙死亡后留存在地层中的遗迹,它们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不能生长,不能生殖下一代等。
2.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
【答案】D
【解析】机器人、化石、电脑病毒(一种破坏性程序)等不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是生物,HIV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能够增殖,属于生物。
3.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前后移动蜗牛
B.将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
【答案】C
【解析】观察蜗牛要用到放大镜,应手拿放大镜正对蜗牛并前后移动直到看到大而清晰的像。
4.(义乌市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呼吸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A
【解析】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A错误;B、呼吸是所以生物的共同特征,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都能进行呼吸,B正确;C、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均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C正确;D、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均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D正确。
5.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与变异
C.仙人掌适于在沙漠生存﹣﹣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繁殖后代
【答案】B
6.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与细胞的哪个结构有关(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细胞核的作用: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A.如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B.若视野中物像向右上方运动,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当光线较暗时,用⑤的凹面来对光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
【答案】B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中,①目镜、③物镜,A正确;
B、显微镜下成倒像,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若视野中物像向右上方运动,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B错误;
C、反光镜的凹面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当光线较暗时,用⑤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C正确;
D、污点的判断: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现在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D正确。
8.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顺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③,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④;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即②;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即①。
9.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10x、物镜是4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10x、
物镜是40x。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看到的情况是(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减小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增大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减小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D
【解析】第一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10=40(倍);第二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第二次比第一次放大倍数增大。在使用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
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第一次看到的情况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10.某实验小组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细胞充满视野),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低倍镜下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总数为64个,请问换用高倍镜后(放大倍数为400倍)视野中能观察到多少个细胞(  )
A.16个
B.8个
C.4个
D.2个
【答案】C
【解析】显微镜是放大物体的长度和宽度。显微镜低倍物镜为100倍,高倍物镜为400倍,物镜倍数提高了4倍,长度和宽度分别变为原来的1/4,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为原来的1/16.因此,在低倍镜下看到视野中细胞总数为64个,换用高倍镜时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是64÷16=4(个)。
11.(2018秋?庆云县校级月考)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D
【解析】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可以换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
12.(遂宁中考)细胞既能够有选择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又能够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生活,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质能完成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
D.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的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控制有益的物质不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A、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但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可能随意进出,不能控制物质进出,故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但是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故该选项不合题意。D、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的作用,但是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13.(威海中考)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答案】D
14.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着色,因此PI可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死细胞的细胞核成分发生了变化
【答案】A
【解析】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活细胞的细胞核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进入,故A符合题意。
15.(2020山东日照校级一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将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相应的液体中,原因是(  )
A.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
B.避免细胞干燥
C.避免细胞缺水死亡
D.使细胞透明便于观察
【答案】A
【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吸等几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
16.人类的胚胎干细胞来自由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它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
A.细胞的分裂能力
B.细胞的分化能力
C.细胞的生长能力
D.细胞的变形能力
【答案】B
【解析】“可塑性”指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属于细胞分化。
17.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数目增多的结果
D.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18.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答案】B
【解析】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如图:
从图中看出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19.人体的小肠是由下列哪一项构成的(  )
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答案】C
20.西瓜瓤与西瓜籽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B.营养组织和生殖器官
C.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D.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答案】B
【解析】西瓜皮处在果实的最外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西瓜瓤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西瓜籽属于种子,是生殖器官。
21.“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答案】B
【解析】一片树叶的最外面是由表皮细胞构成的保护组织,其内的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叶脉中有输导组织等,可见一片树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
22.荷全身是宝,如花可观赏,莲子可煮粥,藕可做菜等。我们食用的藕是荷的(  )
A.根,属于营养器官
B.根,属于繁殖器官
C.茎,属于营养器官
D.茎,属于繁殖器官
【答案】C
【解析】我们食用的藕是地下茎,属于营养器官。
23.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层次,属于组织的是(  )
【答案】D
【解析】A属于细胞;B属于器官;C属于植物体。
24.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分裂过程
B.b是细胞分化过程
C.甲属于器官
D.乙属于系统
【答案】D
【解析】乙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25.有的人喝了酒后脸色绯红,该生理变化发生在皮肤的(  )
A.角质层
B.皮下组织
C.表皮层
D.真皮层
【答案】D
【解析】脸色绯红是真皮层中毛细血管扩张的缘故。
26.下列各结构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搭配错误的是(  )
A.心脏——肌肉组织
B.筛管——输导组织
C.唾液腺——结缔组织
D.叶表皮——保护组织
【答案】C
【解析】A、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A不符合题意;B、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所以导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B不符合题意;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所以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C符合题意;D、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叶表皮属于保护组织,D不符合题意。故选:C。浙教版
七上科学第二单元重难点培优练习题1-3节(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电脑病毒
B.恐龙化石
C.机器人
D.大肠杆菌
2.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
3.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前后移动蜗牛
B.将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
4.(义乌市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呼吸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和繁殖
5.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对应错误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应激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与变异
C.仙人掌适于在沙漠生存﹣﹣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繁殖后代
6.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与细胞的哪个结构有关(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壁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A.如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B.若视野中物像向右上方运动,为了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当光线较暗时,用⑤的凹面来对光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
8.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顺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9.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10x、物镜是4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10x、
物镜是40x。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看到的情况是(  )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减小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增大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减小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增大
10.某实验小组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细胞充满视野),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低倍镜下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总数为64个,请问换用高倍镜后(放大倍数为400倍)视野中能观察到多少个细胞(  )
A.16个
B.8个
C.4个
D.2个
11.(2018秋?庆云县校级月考)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细胞结构时,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2.(遂宁中考)细胞既能够有选择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又能够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生活,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质能完成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
D.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的作用
13.(威海中考)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4.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着色,因此PI可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基本原理是(  )
A.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死细胞的细胞核成分发生了变化
15.(2020山东日照校级一模)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必须将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相应的液体中,原因是(  )
A.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
B.避免细胞干燥
C.避免细胞缺水死亡
D.使细胞透明便于观察
16.人类的胚胎干细胞来自由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它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
A.细胞的分裂能力
B.细胞的分化能力
C.细胞的生长能力
D.细胞的变形能力
17.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数目增多的结果
D.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18.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9.人体的小肠是由下列哪一项构成的(  )
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C.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西瓜瓤与西瓜籽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B.营养组织和生殖器官
C.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D.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21.“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22.荷全身是宝,如花可观赏,莲子可煮粥,藕可做菜等。我们食用的藕是荷的(  )
A.根,属于营养器官
B.根,属于繁殖器官
C.茎,属于营养器官
D.茎,属于繁殖器官
23.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层次,属于组织的是(  )
24.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细胞分裂过程
B.b是细胞分化过程
C.甲属于器官
D.乙属于系统
25.有的人喝了酒后脸色绯红,该生理变化发生在皮肤的(  )
A.角质层
B.皮下组织
C.表皮层
D.真皮层
26.下列各结构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搭配错误的是(  )
A.心脏——肌肉组织
B.筛管——输导组织
C.唾液腺——结缔组织
D.叶表皮——保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