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2课时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2课时 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6:02:06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年级上册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从这个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傍晚,太阳落山了。
诗人在江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解题:诗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会认字









yuán
xiánɡ
sāo
xùn
shū
暮色
瑟瑟
缘由
投降
骚人
逊色
认输


yuán
xiánɡ
sāo
xùn
shū
多音字
xiánɡ

投降
降服
降落
下降
jiànɡ
运用:面对从天而降(jiànɡ)的我方援军,敌方很快就投降(xiánɡ)了。
会写字


yín
fēnɡ


yuán

xiánɡ
xùn
fèi
shū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方法学习呢?
理解诗词可以采用利用注释,联系生活实际,查阅《古汉语常用词典》,独字扩词等方法。
残阳
江水
露水
月亮

太阳的余晖为什么残缺不全?
夕阳余晖被云霞、山峰、树木等遮住了部分身影而残缺不全。

白居易不愧是大诗人,在他的眼中残阳铺展在水面,此时的江水颜色丰富,说明他观察非常细致。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江水的青绿与红色像什么?
红如__________,青绿如__________。
你能说一说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吗?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1.订正预习卡。
2.背诵《暮江吟》。
第二课时
学习方法
读通古诗
读懂古诗
读出意境
读出情感
背诵积累
题西林壁
[宋]苏轼
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解,体会蕴含的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雪梅
[宋]卢钺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衬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从它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暮江吟
傍晚——夕阳西沉
晚霞映江
入夜——弯月初升
露珠晶莹
热爱大自然
题西林壁
写景——横、侧、远、近、高、低——变幻莫测
明理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蕴含哲理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雪梅
起因——梅雪争春
结果
雪:白
梅:香
难分高下
各有所短
1.完成随堂练。
2.学生把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理解说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