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2021.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太史令司马迁向汉武帝上书,建议修订一部新的历法,叫作《太初历》。汉武帝采纳了
他的建议,命令他组织学者制订《太初历》。司马迁组织的修历队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参
加者之间观点上出现了分歧,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
个圆球,天包着地,天大而地小。这种主张,后来被人们称为浑天说。浑天说与司马迁等信
奉的盖天说本质上完全不同,盖天说主张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而浑天说主张天在外
地在内,天大地小。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这就
导致了在修历过程中的争论。双方争论得非常激烈,以至于到了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程度
对此,汉武帝采用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分别制订自己心仪的历法,然后拿出来接受检验,谁
的历法更符合实际,就用谁的历法。最后的结果是浑天说者邓平等人制订的历法与实际天
象符合得最好,于是就采纳了邓平的历法。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是浑天说正确,还是盖天说合理,天文学界的争论
直不绝如缕,总的趋势是信奉浑天说的人越来越多,浑天说逐渐成为天文学界对宇宙结构
认识的主流
(选自《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材料二
5月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
道。随后,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开始两器分离,继而环绕器升軌返回停泊轨道,着陆巡视器
运行到距离火星表面125千米高度的进入点,开始进入火星大气
天问一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紧接着天问一号
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主要有降落伞展开、抛大底、抛伞抛背罩几个步骤。当速度降
至100米/秒时,天问一号通过反推发动机进行再减速,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
在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装置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文阅读
A(“因为”错。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2.C(更能精准概括每一步的变化。A项“返轨”的是环绕器,不是着陆巡视器。因为“天问
号”实际由两部分构成: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落火的实际是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
B、D项缺了“两器分离”环节)
3.D(A项体现了航天人的吃苦精神;B项是说明航天人具备应对高风险的能力;C项体现
了航天人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精神)
①敢于探索,尊重实践;②吃苦耐劳,攻坚克难;③独立自主,勇于创新;④甘于奉献,不怕
牺牲(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材料一回首历史,分析了浑天说和盖天说之争的情况及影响。②材料二立足当下,例
举天问一号、芡舟二号的成功例子,概述了新中国在航天路上取得的成绩。③材料三挖
掘中国航天人的精神特质,追溯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共6分。每点2分,意
思对即可)
6.D(“主要因为“我”是革命活动的领导者”错)
A(“对‘我’的景仰”不当,应是指对革命历史的追溯和对先烈的深切缅怀)
8①这个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他身上的特点就能代表当下学生的精神风貌。②
他米自革命老区,承继红色基因,能主动唱红歌,表明红色精神在青年身上的延续
(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提供全面的视角,便于详细地交待烈士牺牲的经过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②历史与
现实交织,虚实结合,便于揭示革命先烈牺牲的价值和意义,表现革命精神的深远影响和
代际传承。③英萸雄的自我叙述,增强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使小说更具感染力。(6分
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
10.D(如失德以祈灾消,媚神以祈福至,神苟有知,当因以致谴,非祈禳之道也)
1.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是“第二次”的意思)
12.A(为太子赢得赞誉而非自已)
13.(1)(韦绶)曾经秘密携带家中制作的食物,进入宫中赠送给太子。(4分。关键词:赍、所
字结构、饷等)
(2)韦绶治事无方,等到亲自治理军镇时,各种政务败坏而紊乱。(4分。关键词:术、洎
隳紊等)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14.①没有庄重仪表,用粗鄙语言来取悦。②为皇上祝寿时不能遵守古制,建议偏颇。③外
出赴任时,给皇帝提出种种条件。④缺少治理政事的才能。(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
3点即可得满分)
15.D(过度解读,并无赞美盛世昌隆之意)
16.①颈联写画扇闲挂,仍惹得蛱蝶不停地飞舞;频频摇扇,也不担心牡丹坠落到莓苔。从
侧面表现所画牡丹的鲜艳逼真、静美脱俗,于虚无中见丰盈,平淡中显奇崛。②尾联展
开想象,将画屮牡丹比作月中仙桂,疑是嫦娥所栽,从侧面赞扬这幅扇画精妙,收到含蓄
蕴藉、虚实相生的效果。(6分。每点3分,指岀侧面描写的句子给2分,分析给1分)
17.(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示例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
示例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其他带有“子规”意象的诗句亦可)
(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C(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
成。一挥而航: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画蛇添足:比
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狗尾续貂: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
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
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幄悟。叹为观止:指赞美所
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19.B(“种种”修饰的是艰辛,“加深”和“深入”重复)
20.大前提:一个有精彩结尾的小说一定是好小说。(3分)
小前提:《项链》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尾。(2分)
21.C(根据前一句话,后面衔接句的主语应为“逃逸飞行器”)
22.①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安全性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③在改进逃逸系统后(或“在新增
发动机点火功能后”)(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3.略
附参考译文
韦绶,字子章,京兆人。少年时就有纯厚的品性,父亲去世后,刺破手指用血书写佛经
初出仕时做长安县令,遭遇了朱泚的叛乱,遂化装乘着驴赶赴奉天。后进入朝廷做了工部
员外郎,转任屯田郎中。元和十年,改任职方郎中,充任太子及各皇子的侍读官,两次升迁
做了谏议大夫。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