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案+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案+课后作业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7: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和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二、过程与方法
1.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教学重点
化石燃料的类型。
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教学难点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新课引入
人们之所以对石油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要能源,它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过程
(一)化石燃料
[问题]为什么把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动画模拟]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生]观看并结合生物课上所学的化石形成过程,回答:这些燃料同化石一样都是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时代和复杂的变化才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
聆听,感悟。
[讲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如此漫长和复杂,几乎无法重演的,所以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问题导读]煤和石油的美誉分别是什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请阅读课本P103的有关内容。
[问题]你了解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有关历史吗?
[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投影展示]图片:《梦溪笔谈》中关于我国开采石油的记载、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燃烧熬制井盐的场景。
[小结]我国是世界上用煤最早和开采石油、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化石燃料仍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你知道煤、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吗?
[投影展示]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地图。
[讲解]我国化石燃料分布不平衡。以天然气为例,60%天然气资源都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就是我国在进行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投影展示]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生]结合地图,说明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情况。
[讲解]“西气东输”工程全长4200多公里,惠及我国东部沿海的许多地区,我们淮安也是西气东输的受益城市之一。
[投影展示]新闻报道:淮安成为苏北地区第一个用上“西气”的城市。
[问题]你家所用的燃料是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燃料可以在家庭使用?
[引导探究]同学们知道的燃料种类还真不少,在这么多的燃料,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家庭燃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小结]来源、价格、热值、环境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
[活动探究]交流:课前所收集的有关燃料热值及价格等信息。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从综合的角度看,你认为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引导阅读]燃料燃烧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这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4-105,说明化石燃料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生]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小组讨论
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投影展示]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元素。
[生]归纳总结,加深理解。
[讲解]正是因为化正是因为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人们为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化石燃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引导阅读]各种车用汽油、柴油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液化气等都来自哪种化石燃料?又是如何获得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6,说明石油分馏的原理及其产品。
[小结]结合学生发言,用多媒体展示石油分馏的示意图。
[问题]石油属于哪一类物质?石油分馏属于什么变化呢?
[投影展示]图片:石油的综合利用。结合图片讲解:石油分馏出来的成分,经过再加工,可以制造出合成纤维、橡胶、塑料、化肥、农药、洗涤剂、医药等。石油分馏只是对石油加工的一种方法,石油加工的方法还有很多,石油加工的程度越精细,应用也越广泛,产品的总价值就越高。据统计50亿元的原油通过加工最终可以获得500亿元的化工产品。
[问题]石油的综合利用使石油身价倍增,那么煤又是怎么进行加工利用的呢?
[投影展示]生产煤气的装置。
[问题]与煤相比,煤气作为燃料有什么优点?
[视频播放]煤的干馏及干馏产品的利用。
[讲解]煤的干馏也叫炼焦,是对煤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
[引导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生产出多种有价值的产品,如果把煤、石油、天然气只作为燃料燃烧掉,你有什么感想呢?
[讲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投影展示]表格:2006年我国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及年产量。
[问题]根据表格所提供的数据,计算这些化石燃料可供使用的时间是多少?
[组织交流]通过对化石燃料使用年限的计算,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国能源短缺,必须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生]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到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种浪费。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形成
2、化石燃料的组成
3、化石燃料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化石燃料的用途
二、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或炼焦
2、石油的分馏
3、新能源的开发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利用。课前布置学生对当地使用的燃料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课的开始以问题引入:“化石就是石头吗?你见过化石吗?”学生讨论、交流,借多媒体解释化石燃料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本节课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图书、网络、报刊等,深入挖掘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教材,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而有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交流中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得到了展示,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了,对生活和自然界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得到了保持和增强。
例题展示
类型一 化石燃料的利用
例1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所用的燃料几乎都是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D )

天然气
氢气??
D.石油
解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下列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 C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解析: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可以清除可燃物,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正确.B、使火焰隔绝空气,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C、石油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措施正确.D、降低油井的温度,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
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物燃料
B.给石油加热,使石油分馏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燃烧取热,是利用煤的最佳途径
D.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煤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正确.D、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植物和动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故选C.
3.自1999年初,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应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A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D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煤油
解析:A、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B正确;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D、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B
二、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石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是一种化工产品
B.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解析: A选项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石油是一种资源直接开采的没有经过加工;所以是错误的答案选择A;B石油是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是正确的;C石油产品中的柴油等燃料燃烧后可以发电是正确的;D选项石油经进一步的分馏可以得到煤油、柴油等多种产品是正确的.
2.今年五月份我市高明段及鹤山段两地水域惊现多处不明来源的油污带.其中一处长约公里的油污带给高明自来水厂吸水点造成影响.事发后,为确保整个中心城区近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下列处理方法不可能的是( D )
A.立即停止向用户供水,直到环境部门认定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为止
B.立即用吸油毡覆盖数千平米受污江面吸附油污
C.向江中投入大理活性炭以吸附油污
D.把受污染的水全部抽干,然后集中处理
解析:A、油污带给自来水厂吸水点造成了影响,应停止向用户供水,直到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为止,故A正确;B、用吸油毡覆可以吸附油污,从而减轻油污对水的危害,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的水安全无毒,故C正确;D、把受污染的水全部抽干,本身就为水源的处理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并不切实际,故D错误.故选D.
3.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对该海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因为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所以应禁止开采海底石油
B.可以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既快速又无污染
C.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D.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无节制的使用石油资
解析:A、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但是不能禁止开采海底石油,故A错误;B、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B错误;C、石油是化石燃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故C正确;D、过度开采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不能无节制的使用石油资源,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