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周长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17: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周长
教材分析 《周长》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几何小实践》第59-61的内容。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形状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形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学情分析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已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4个小动物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的赛跑比赛引入,让学生观察4个小动物的运动情况,让学生汇报1号是没有沿着边线跑,2号是没有跑满一圈,3号是一圈跑过了,4号是满足规则正好跑了一圈。由此学生对于周长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周”字和“长”字的释义,让学生知道周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操作活动,通过“摸周长”“描周长”“量周长”的活动深入理解周长,使得原本抽象的周长变得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周长概念的过程,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能准确指出图形的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不断比较和归纳,让学生在得到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操作活动,认识周长,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操作活动,认识周长,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片,信封,毛线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比赛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4个小动物的比赛情况。
2、揭题:周长,出示“周”“长”的字面含义。
3、小结: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1、观察4个小动物的运动情况。
2、同桌讨论哪一个小动物是按照规则沿树叶的边线跑一圈,犯规的小动物错在哪里?
3、对“周”字含义进行选择,对“长”字含义解说,对“周长”字面解释。
4、齐读小结。 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讨论中。
学习习惯:观察细致,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业成果:初步感知周长。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小动物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的赛跑比赛,自然的激起学生对于生活中周长的理解:绕着边线一圈。但此时学生只有生活经验,并没有数学概念。通过字典查找对于“周”字的释义,以及对于“长”字的解释,知道周长的字面意思是一周的长度。在层层深入的探寻周长概念时,学生对于周长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操作活动,体验周长
摸周长
引导指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小结:无论怎么摸,哪一点出发的就要回到哪一点,同一个物体表面的周长是相等的。
组织寻找教室里物体表面的周长。
小结: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表面的周长。 尝试摸自己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并上台演示。
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寻找教室里物体表面的周长。
上台指自己找到的物体表面周长。
对同桌说自己找到的物体表面周长。
齐读小结。 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到寻找周长的气氛中。
学习习惯:能将周长的概念完整的说出来。
学业成果:能正确摸出物体表面的周长。

(二)描周长
1、师:平面图形的周长描下来是什么样子的?
2、师:你描的是什么的周长。
3、小结:图形的周长是沿着边线一周的长度。 1、描周长,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汇报自己描的周长,完整汇报。 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描周长的活动中。
学习习惯: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描述周长。
学业成果:能正确描出周长。

量周长
师:我想知道数学书封面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组织摸图形片周长任务,观察它们的边有什么特征?
组织测量周长活动。
小结:不管是哪种图形,我们算它的周长都是求一周的长度。 同桌讨论办法。
摸信封里图形片的周长。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边都是直的,圆形和爱心边不是直的。
同桌合作,挑选一个边是直的和一个边不是直的图形进行测量。
图形名称
测量工具
测得周长
?
?
?
?
?
?
学习兴趣:能积极投入测量周长的活动中。
学习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业成果:能正确量出周长。
教学意图:通过操作活动,摸周长——寻找物体表面周长,描周长——描出物体表面周长,量周长——测量物体表面周长,这样的三部曲,让学生对于周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周长的概念,一定是沿着边线一周的长度。
三、联系生活,渗透周长 1、师:生活中,哪里会运用到周长的知识?
2、出示甲虫和毛毛虫走路,它们走的路一样长吗? 1、交流
2、手势表示甲虫和毛毛虫谁的周长长,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习兴趣:能积极举手发言汇报生活中的周长。
学习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学业成果:能够正确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意图: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周长,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周长的概念,也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生活中的周长。
四、总结评价,分享收获 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谁表现的怎么样? 学生交流 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中。
学习习惯:能欣赏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
学业成果:会梳理知识,分享收获。
板书设计
周长
物体表面 物体表面
树叶 (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 数学书封面
。 。
。 。
。 。
作业设计
《周长》学习单
姓名 学号 班级
描周长
二、周长的计算(取整厘米数)
同桌合作,选两个图形,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量出图片的周长。
图形名称
测量工具
测得周长
教学反思 《周长》反思
在《周长》一课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周长
本节课一开始的设计是想从小虫子爬引入,让学生说自己观察到小虫子从起点沿着边线爬了一圈,但是试教下来发现学生观察的点和老师上课需要的点不在一起。所以经过备课组讨论,修改成4个小动物进行赛跑比赛,但是并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谁按照比赛规则: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让学生观察几号选手犯规了,哪一点有犯规。让学生有意识的感知周长就是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周长
对于操作活动,我的安排是同桌合作一个信封,里面有5个图形片(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心形)一根绳子。在开始量周长前,我先让学生摸一摸平面图形的周长,然后交流他们的边有什么特征,选取边是直的图形和边不是直的图形进行测量,得出自己的结果。在交流汇报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按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周长的计算,为下节课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铺垫。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对于学生说的教室里物体表面的周长,并没有适当的进行判断解说,这是我所薄弱的地方。
由于时间原因,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周长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都是老师说的比较多。
【使用说明】
1.“教学环节”中,主要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大环节和小环节。
2.“教师活动”中,主要设计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任务。
3.“学生活动”中,主要设计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任务和要求,体现学习的主要过程。
4.“评价预设”中,预设各环节评价内容及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预设”包含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参照《指南》要求,依据年级指标和单元内容、要求,结合教学环节确定(教学中,参照预设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作点评和指导,在具体任务中评价学生,兼顾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5.“教学意图”中,主要阐述每一个大环节设计的教学策略运用和理论依据。
6.“教学反思”中,主要记录教学的得与失,作为进一步改进设计与实施方法的依据。
7. 红色的作为各类公开课的要求。
8. 建议本样式在青年教师和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中试运行,在运行中思考并逐步完善表格内容后再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