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中风力发电属于(?? )
①新能源②可再生资源③常规能源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3.?? 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能源是否能重复利用的性质,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4.实行垃圾分类,既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空易拉罐应该投入到哪个垃圾箱中( )
A.?????????????????????B.?????????????????????C.?????????????????????D.?
5.下列生活行为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
A.?电器不用时待机延长寿命????????????????????????????????????B.?出门开车提高办事效率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6.???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7.???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数据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水资源
森林面积
总量世界排名
3
3
4
6
6
中国人均/世界人均
小于1/2
小于1/2
2/5
1/4
1/3
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②水资源③汽油④水电⑤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8.???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成语中的“蜀”现为某省的简称,该省级行政单位是(?? )
A.云南省
B.江苏省
C.四川省
D.青海省
9.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10.结合“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回答下面小题。
种类
位次
矿产总量(已探明)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3位
第4位
第8位
第6位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53位
第67位
第121位
第110位
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二、综合题
11.“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依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填图:在图中准确位置填注“黄河、天山、秦岭”。
(2)森林资源属于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________”防护林工程己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3)天津地区有时会出现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你有何解决建议。
(4)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给我们有何启示。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B、D产品主要由哪些自然资源制造而成?B________资源,D________资源
(2)图中物品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
(3)如果对制造A的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你认为会出现哪种后果?(至少两点)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A
3. C
4. A
5. D
6. D
7. D
8. C
9. A
10. A
二、综合题
11. (1)
(2)可再生;三北
(3)种草植树、少开私家车、尘洒水降尘
(4)保护生态环境、讲究卫生
12. (1)铁矿;森林
(2)A;D
(3)水资源枯竭、水资源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