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眼睛与光学仪器 学情跟踪练习-2021年暑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学情跟踪练习-2021年暑假-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5 12: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7眼睛与光学仪器暑期学情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乘客通过摄像头“刷脸”进站的情景。当乘客靠近摄像头,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乘客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是一个焦距很大的凸透镜
B.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C.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乘客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变大
2.下列光学元件(光学仪器)中,都能成实像的是(  )
A.平面镜、近视眼镜
B.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C.放大镜、照相机
D.照相机、投影仪
3.矫正近视和远视眼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薄镜片,有凸片和凹片两种。有一种规格的软质隐形眼镜,中心厚度0.05mm。图所示是某人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他所患眼病及应配戴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A.近视眼,大于0.05mm
B.近视眼,小于0.05mm
C.远视眼,小于0.05mm
D.远视眼,大于005mm
4.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一张二维码图片,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照片。二维码反射出的光经过手机的镜头后形成(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5.下列对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
B.根据高温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弱制成了红外线测温仪
C.老年人容易远视,要配戴凸透镜
D.当人面镜时,像会变大
6.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7.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发生了折射
B.太阳在墨水中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C.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D.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虛像
8.如图用数码照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属于凸透镜
B.拍摄的照片是花菜倒立缩小的实像
C.在物距相同时,拍摄(b)照片镜头焦距需调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时,拍摄(b)照片镜头焦距需调大一些
9.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影师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C.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D.所成的像是虚像
10.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髙脚玻璃杯后面,在髙脚杯的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髙脚杯和杯内水组合成的水透镜对卡片所成像(  )
A.一定是实像
B.相当于照相机
C.相当于幻灯机
D.相当于放大镜
二、填空题
1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提醒同学们读写时应该保持明视距离,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即晶状体太
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需配戴
__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12.2021
年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广受好评。观众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因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绿色,是因为裙子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光。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一个画面。拍照时,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如果想让更多的演员进入画面中,可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_(选填“远离”
或“靠近”)演员。
13.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
14.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若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利用凸透镜可以矫正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5.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重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
______,图乙与
______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近视眼镜”)。
16.小华利用学过的知识制作照相机模型;她先用太阳光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再用硬纸板制作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简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1所示。
(1)制作模型时,小华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移动内筒使半透明薄膜距前端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cm到___________cm范围内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2)小华用此照相机模型观察到物体的像如图2甲,想使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大些,如图2乙,应使镜头离被观察的物体___________(填“远一些”或“近一些”),同时调节内筒位置,使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得清晰。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当物距u=12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18.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她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近视眼,应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19.新冠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1)如图甲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小区,公共场所的“出入码”,用于扫码的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若将光屏移至刻度线50cm处,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前面放置度数合适的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光屏上也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20.新冠疫情期间重庆一中同学们通过网络在家学习。小袁发现通过摄像头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像,并且离摄像头越近,电脑屏幕上的像就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后来他找来一个凸透镜和一把刻度尺,如图所示在院子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到水平桌面的距离,直到桌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小袁举起凸透镜看远处的大树,成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三、解答题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如图1所示:
(1)光屏上所成像应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是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后,若将一同学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________透镜,该同学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图是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
(2)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处,将蜡烛从下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处,需将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此成像的特点与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下面能说明远视眼成像和它矫正方法的原理图是______。
答案
1.D
2.D
3.A
4.A
5.C
6.D
7.C
8.C
9.A
10.A
11.厚

12.音色
反射
两倍焦距
远离
13.凸
照相机
14.右
远视
15.放大镜
照相机
16.10
20
近一些
17.5
缩小
照相机
18.0.5
不变

19.大于2倍焦距
放大
远视
20.大
15.0
缩小
21.放大
投影仪
缩小
向下

远视
22.C

倒立
照相机

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