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 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 教案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4 21: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锥的体积
课 题 圆锥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用以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会用转化的思想来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P29~P30页的例5、“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1~3题。
2.分好小组,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圆柱和圆锥,其中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水。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一、复习导入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多媒体出示圆锥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1.谈话:圆锥的体积到底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我们就用实验来统一认识。你们都准备了一些东西,打算怎样实验,商量好办法再操作。
2.学生分组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
3.谈话: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
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教师把圆柱里的水倒进圆锥,提问:把圆柱内的水往圆锥里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口答
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
等底等高
估计
分组试验
口答

四、组织练习
五、课堂总结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强调等底等高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1.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
2.做“练一练”第1、2题。
(1)指定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提问:① 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
学生回答时相机板书:
直径 半径 底面积 体积 质量
② 计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
(2)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12÷3”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4.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1、3题。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
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口答
独立完成
说说思路
独立做
小结